

- 积分
- 417
- 菜籽
- 637 粒
- 铜钱
- 844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24-5-18 11:57: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第99回 衣锦还乡传封赠 母以子贵慰慈父
9 T- ~( [0 v* [1 [( r4 E6 s- |5 G+ O0 j4 }% k2 ?6 i
上回书说小小倭寇猖獗,四月犯海宁,夜袭破崇明城,知县唐一岑死之……, w5 ~8 [; {/ R3 N. ~" M. }* D
+ M2 @/ b6 m- J& W! v o 朝野上下沸腾,却无人处置,沈大人大惑不解。七月,日本来贡,朝廷却之。其人利互利,留海滨不去。巡按御史高节请治沿海文武将吏罪,严禁奸豪交通,得旨允行。而内地诸奸利其交易,多中饱私囊,故不能尽绝……
; K) C, \7 Q9 I" ~4 W1 K4 q0 j
2 L* B* o0 E; V3 c8 _- ^ 沈大人每每听到这样的消息,他深感忧虑,特别是倭寇滋扰淮安,更让他坐卧不安。
5 d! @$ W& I$ X4 @. z0 K( F
& @4 Z" g$ ]* d8 s V: v 是年秋闱沈大人任阅卷官,不料由于严嵩插手沈大人卷入案受诬陷不提。就在本年会试,朱曰藩、张侃、倪润等人成进士。朱曰藩授鸟程县知县,张侃授行人,倪润授南城县知县。
q& U6 h7 f. M% H a& K$ ]' e4 r* B
桂榜发布后来到了十月,户部左侍郎王大人为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
# ^5 w# i, {# h1 r4 }) d7 O I D( @5 ], F: n. f6 \/ n
这年冬,天气异常寒冷,在翰林院为官三年的沈坤通过三年一次第一轮考查,沈坤父母获“封赠”。
" Q {4 O( u( Z+ G) E
& h$ g( c$ Q q- h# L “封赠”现代人很是陌生,她是古人特别喜欢的殊荣。状元沈坤入驻翰林院,乡试做阅卷官,虽卷入一些是非,然终究烟消云散。十洲初步感受到了官场的黑暗,始终感觉到有一双黑手幕后操纵着一切。
$ S& Y$ y8 j5 e$ u+ m
0 B) V2 [# T4 b4 E 浑浑噩噩中过了三年来到了嘉靖二十三年科,沈大人父母获得朝廷封赠。想想自己离家数年,高堂在上未能尽孝,这虽说是每一个在外做官人的缺憾,但是自古道忠孝不能两全。沈大人想想即将回到淮安府山阳县河下镇梅家巷,眼睛一下子湿润了。8 _. s; l5 b$ ~/ ~4 W! ]6 n$ R' `3 P
3 j" s" x0 |3 H l8 k, i 明朝为了弥补这个缺憾,汉代以后制定出一套相当完备的封赠制度,即由皇上封赠官员的父母甚至若干代祖上,作为对官员服务于朝廷,不能在父母膝下尽孝的一点弥补。
3 z& ?& S4 G8 m" Y
" p' T7 i+ B/ z 官员的官爵封赠给他的父母甚或祖父母,在世者为封,去世者为赠,官员有何爵号品级,父母等就会得到相应封赠。
4 F( ?, h( \. g6 [
# z6 Y" w) l( F8 L. [ 朝廷又规定文武官员一品封赠三代,二、三品封赠二代,四品至七品封赠一代,其妻亦按不同品级封赠,称诰命夫人,因官员的品级不同而名号略有不同,一品、二品称夫人,三品、四品称恭人,五品是宜人,六品是安人,七品是孺人,因为子孙的功绩而封夫人的,前面加太字,称太夫人等。$ A+ g/ s8 s4 |' w' d% D2 b6 i0 x
" B8 Y/ k. s5 u4 S
像沈大人这种进士出身,朝廷正式任命的官员如果服务三年以上,就可以向朝廷申请封赠,一般都会照章办事,没有不批的道理,差别只在于官员当时官位的高低会为父母争来不同的封号。
5 K V; U% y1 m) G" k! n6 v+ f6 S: f0 m8 _0 z$ }* M$ w! c
已故的卓亭公被尊称为“翰林院修撰儒林郎",老先生经商出身何曾读书应考,与翰林院何干?其实这就是沈坤职务。 ( P- @& B0 b) b% J8 o' G l
" F+ j3 b" g w" x4 N7 c6 E/ S
沈坤的母亲于氏自此在正式场合也会被称为“太安人”,因为沈坤当时的翰林院修撰系六品职衔,所以她老人家可以称太安人。
+ y. }! t: p( b" g4 i) B
8 n6 L$ o; I K6 k- I 千万不可小瞧这一称号,这是诰封,千金难求的。这种封赠是一种荣誉职衔,虽没有实际权力,但他来自朝廷赏封,意义非凡。
, `% v, x, k: h6 v# D. X8 c1 Z O0 H1 Y9 C7 t& N
对于原本或者只是一介平民,或者经商务农的老父老母已经足够了,从此可以荣耀乡里,可以与士绅们交往,还可以与县太爷之类的父母官叙叙品秩,充分满足一下自己乃至整个家族的荣誉感。
7 x! a6 C$ f2 n# G. Z+ l* P7 h+ H7 \5 E
6 B. E, G" L/ t( ]0 t) m8 q 确切地说朝廷这种封赠对于官员的家人来说,才是兑现了的、实实在在的荣誉与利益。为了这场盛典,沈坤特意告假回乡了。
: k4 `' q4 M6 @4 M- V0 a/ a1 s, v* w" |+ _+ A3 f0 ]
此时的明朝首都在北京,所以沈大人南下回淮安,沿着运河漕运通道直奔家乡。
6 E/ q ~0 d, a8 S f
8 X! P" r) @/ t2 `) C" q 站在大船头眺望着南方,呼呼的西北风为沈大人送行。眼前浩瀚运河上碧波荡漾,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水鸟在前面带路,宽阔的运河上船来船往,这条京城命脉漕运繁忙依旧,此时此刻富庶的江南已在沈大人的想象中了。
" z3 m% o; e& s" |: g' y/ _1 i$ N% |, h2 I& {
“大人,进船舱,天凉寒气重。”
: G$ m8 ?4 ~9 V/ e& Z+ E# Y: M% m1 Z; \
; [% D% ?0 `6 _: S) Z+ V( D “好的。”
; w9 R( v. Q: j7 |+ y) ~1 ^; v- k6 d/ s' {4 Y1 W
顺流而上果然很快,一天多以后沈大人一觉醒来,他发现船已经进入淮安境内了。+ y `3 ?6 g3 J% }5 v; a
: D/ O; L* V) J2 P 娘亲,十洲回来了!
% A% q, j) U- f- N, G2 S! W5 x- b5 o7 ?$ x, `' y* ]* i
此时浮光跃金,沈大人在心底深情地呼唤,看着高飞的小鸟他恨不能插上翅膀飞回河下古镇,飞回沈府,飞回那个阔别已久的家,一解相思之苦。& H8 N; R' T" ?6 H6 E
% l' S0 D4 O& b) q. L* Y
沈坤发现木船前方的河道渐渐变窄,臧家码头出现在视线里,这座码头兴于明代中期。因为其时清江闸——大闸口,不再对民船开放,从南方北去的商旅及货物,需要在闸口下游这里弃船登岸。“南船北马舍舟登陆”即是此意,在大闸口就立上了这块碑牌。
- v' V. \7 Q p, u3 X$ Q4 I0 i' \! u
京杭运河开凿于隋炀帝时期,历经多少朝代,自然就记载了多少的历史兴衰。其实运河原本没有里外之分,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就是在昔日的淮阴,如今的淮安府穿城而过的。于是老运河被称之为里运河,而新运河当然也就是外运河。
. x- x, T, p- ~7 k2 G* v: ~& |; \- Z) s3 w1 b7 R/ _% n2 J
京杭运河自北而南流经京、津、冀、鲁、苏、浙四省,贯通中国五大水系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和一系列湖泊,全长1794公里。* m1 I0 O3 E/ o" ^: C6 B6 D" K" n$ n
4 n& o. s7 w) @8 j& k
运河从华北平原直达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河湖交织,极大改善中国南北之间联系。淮河以南地区沃野千里,自古是中国主要粮、棉、油、蚕桑、麻产区。这些地区人口稠密,农业出产率高,鱼米之乡生产潜力大。
/ }2 v4 S3 K4 v! I4 Y, o; r( Y" Z; V
这条绵延南北的大运河修通,北京有了来自江南源源不断的物资支援和漕运保障,从而使京都的有效控制区域得以快速北移……
6 ]& u3 s6 K5 o
' l, s& `# ]" r* F; t “过闸了!”船家大喊一声提醒客人注意安全,沈大人凝望着南船北马舍舟登陆的大闸口,通过那道大闸,运河上这道关口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6 p( U% K6 ]( L; D7 x0 q/ j$ I% N/ A, i$ i- V6 O
沈大人站着船头百感交集,嘴里吟诵起脍炙人口的诗作。1 I5 }2 |# o$ }) }0 p
, R- U' h' V. C$ \- W, _( J
7 B& z8 u S1 }8 G8 \3 `' T
( ?6 H1 m9 ~2 w/ E3 J9 r 淮安览古
5 |) X+ p/ K. {2 B9 g1 Q* D 姚广孝8 v$ S& k: F* M5 B8 |0 b# v
! u- R4 b+ C/ O+ Q: a- _$ I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 {3 h; V) N# B `2 S2 S& A
( j, t& A$ y' c( H
屏列江山随地转,练铺淮水际天浮。
i! x1 f6 G; Y- G& o+ Z
' j m0 ^/ ~; _0 ~& | S城头鼓劲惊鸟鹊,坝口帆开起白鸥。+ U. O0 P3 j0 q2 _* @7 `* L
0 C8 u% k- v3 Z
胯下英雄今不见,淡烟斜日使人愁。, c) S4 c* [, L# x5 m2 s8 T
" B% ?$ D& e" j8 o- h1 ?' @3 B$ g. w 沈大人目不转睛地看着前方,木船劈波斩浪向前行进。运河两岸光秃秃的,凛冽的西北呼呼作响,寒意渐浓沈大人进了船舱。
3 V _1 d6 A3 \6 { e/ _0 j2 a* H1 }; h" j" |
记忆中沈坤还没如此仔细欣赏运河两岸风景,只不过冬季的运河一片萧杀。若是春花秋月,则是另一番景致了。+ h8 V: N( M+ V6 `
) ?! O. T; M1 a9 | 听着哗哗的流水声,沈大人心潮起伏,即刻就要上岸了,离家三年多的他怎能不激动万分呢?
6 m; j& k) T6 z& z% d7 i7 y8 [ z7 \6 y, u. J0 I( v' s
“沈大人,河下御码头到了!”船家进舱笑盈盈地提醒。
+ \1 O+ v y; R3 v( {0 H% z5 U+ D/ p$ q/ y J( U" S
“谢谢船老大,这点银子请笑纳。”
, k O, K, c9 K+ n1 c
* ^) g" a3 l% w: b T “大人,要不了这么多。”船家一看连忙说。! u4 X) t" C2 k. j$ I2 E
/ {: ]% \% [2 L0 o2 E {
沈大人说:“收下吧,今后还要船家多照顾呢。”1 h& z. c, x' c
+ V! d4 j( c! | L: S6 i! _
“那,谢大人了,要用船您直接吩咐就是。”- t1 j# @% X ~; f/ b
4 i0 v* X; X5 S& P2 ]) Y9 e. D 手下拿上简单的行李,随着沈大人下了船,踏在跳板上沈大人向岸上走。他贪婪地呼吸着久违的空气,这空气尽管很干燥,但是河下古镇特有的气息抚慰着游子。
5 k8 w! L3 D2 r
0 ]- P1 d7 l, z2 \- g5 q “你们看,来了一个大官。”3 n, p; {' G/ _ I( R9 a, {( o
4 L1 N( F1 K" \6 `3 B% f% s" `5 C “沈大人吧?”一个见过世面的老者上前行礼。8 w) n& j" J3 H7 ~4 q
$ k. Z, \2 T, f7 C8 I& }, e* r2 f
“正是,您老是——”5 I# D; z6 R6 W7 W. k6 ~* L
; F- u# X9 E0 ~6 | “老朽不值一提,状元郎如今加官进爵衣锦还乡,此乃河下之幸也!”
& j. X4 W' b/ _4 f1 {- j3 j" f0 R" x& J+ j7 W/ J
“老人家言重了!”
. e* n3 T2 v" }
! M# ~! n9 ]: Z! x% j2 K; \ 身着六品官服的沈大人则一上岸,就受到了河下古镇来来往往百姓的注目。向东望去河下古镇尽收眼底,北边的闻思寺矗立在那里,沈大人想起孩提年代经常和汝忠到庙里玩。
) y( `7 I. y) E# H, P) N5 G5 S, G6 A" t* k" V3 z
“大人,你家在哪啊?”手下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千年古镇说。/ \, a% X& p9 y; |6 O8 i
, K. z( _% W5 w( B
“跟我往下走。”沈大人官靴踏在宽宽的石板上,他的心一下子回到了梦中的河下,回到了故乡。
1 E5 _6 N T9 M6 v8 K
- O* C+ B6 N. }. K6 | 宽阔的湖嘴大道上几乎看不到行人,沈坤拐进巷子向南,不一会儿来到了梅家巷。& F7 O# e7 @* G: f( h
/ M! S- W- f2 V8 |" x7 z 沈府门前突然响起了鞭炮,原来早有人跑到沈家通知状元回来了!, R$ Y' {) E2 W4 `! e% E
+ p U, r+ z" a* { 沈大人放眼望去,爷爷奶奶颤巍巍地站在门前,还有他朝思暮想的娘亲于氏,几年不见头上早已染上了霜。
* h2 Y4 L" N J: v$ b- @( q$ {0 W
: U3 }! E1 _ K9 s( A “爷爷、奶奶、娘!”沈坤急匆匆地来到亲人面前扑通跪在地上,“不孝儿十洲回来了,听凭亲人们责罚!”. D m) t: L9 P( N7 i
8 B: |; }3 X$ I" ]9 i “快起来!”母以子贵的于氏上前扶起儿子,“儿啊,爷爷奶奶在家一直念叨着你。”
8 J0 {3 [; I6 f1 }/ H, _+ }7 l9 y) |+ ~2 v# X8 K% o# z/ R
“爷爷奶奶,孙儿哪天不是以泪洗面,这次回家好好陪陪你们!”沈大人动情地说。
+ {8 Z" \: n- w8 |- R% Y
: H, `* p* s( v* U 一家人谢过乡邻进了家门,沈坤仔细看着久违的家园,家竟是如此之亲切。
8 M1 M* u8 L! @( w' @0 ]5 J$ y) z. _1 `" q- Z$ m
突然耳边传来锣鼓的声音,沈大人好奇地回头望,只见家丁跑过来禀报:“沈大人,霍大人来访!”! ^6 E: c( C5 M, O4 {
V% w' ?# W3 ?1 i- ?, [+ N
“快快有请!”沈大人一听连忙前去迎接,心想真够快啊,我前脚刚进门,他就到了?!( I7 v' X: n! ~" U5 t; N7 Q
9 i+ J( g: {" {* h( M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C4 c: d+ e# j- R4 m/ a9 M. r, D
# M# m& [. w+ W! A) U9 x l, o* A2 D6 ]3 |5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