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这为我们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7 X: ~4 W& X) E5 X* [4 h! n 一直以来,基层特别是乡镇文化供给上,一直存在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群众文化活动场所缺乏、文化人才匮乏,群众自发组织,形式单一,队伍混散,缺乏特色和品牌等现象。
0 w: B6 x6 M# X/ O9 x 打通基层文化服务的堵点和难点,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的原则,不断推进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延伸。" K/ K6 W% \$ H+ {3 j1 O! m8 i. X% Z
聚力打造基层文化精品。不断在挖掘本土文化,讲好本土故事上做文章,大力培育“聚人气、接地气、扬正气”的本地特色文化活动,引导优秀文艺作品常展常演、巡展巡演;大力开展“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文化特派员”等制度创新,有效打造群众身边的“文化会客厅”’“文化大舞台”,积极为群众筛选价值高、质量优的文化资源,推动优质文化“产品化”,优化基层文艺市场生态。0 H6 d8 U+ A- l* ?5 N- {) l0 {
完善基层文化供给体系。伴随着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及其实现方式的不断调整,城乡、年龄数字鸿沟持续弥合,要不断编实织密公共文化设施“惠民之网”,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打造高品质、多元化的公共文化空间,构建开放多元、充满活力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合理优化热门场馆开放时间,延长公共文化服务触角,通过展品巡展互展、优质课程“上线”“下沉”相结合等方式,推动优质文化资源以多种形式与百姓“直接见面”,实现公共文化空间的共建、共享、共用。. B9 u5 s: q5 ~ v, ~; u8 [( V
延展基层文化服务触角。要积极顺应数字技术发展和数字时代群众文化消费新需求,以优质的线上文化资源抢占用户“掌上空间”,开拓文化传播景观新赛道、新场域,推出优质文化资源“数字孪生产品”,推动优秀文化的时尚化和视频化表达,以“直达百姓手机”机制畅通文化资源覆盖基层的“最后一公里”,不断将优质文化资源转化为亲民、惠民、融民的文旅融合载体。
6 i. s, T4 k5 S; C1 v4 f 开通优秀文化服务基层直通车,必须从群众需求出发,探索建立“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动式文化服务体系,实现“群众点单”和“政府买单”精准对接,不断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增强基层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和自豪感。(唐志祥)
/ @4 x# C" w9 [$ L- y S7 x7 G9 ~. v s @3 P
7 L2 z% [8 N' v1 L7 d8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