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人网

查看: 255681|回复: 0

【网评】弘扬功勋模范精神 砥砺民族复兴之志

[复制链接]

169

主题

169

帖子

845

积分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845
菜籽
681 粒
铜钱
1698 枚
发表于 2024-9-18 09: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淮安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是国家最高荣誉。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13日签署主席令,根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15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 P9 _) r; m& C' U. W6 c0 H' C
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即将到来的时候,中央评选和表彰功勋模范,既是对英雄做出的不平凡业绩的鼓励和肯定,也是在号召广大干部群众要积极行动起来,以英雄为尺,找准奋斗新时代的精神坐标,昂扬民族复兴之志,为党和国家事业贡献更多更大力量。- K% D1 w' V5 M, p6 y+ n3 M2 k
   礼赞功勋模范是这个时代最动人的乐章。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对英雄模范的表彰。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功勋模范人物,是人民的光荣、国家的财富,铭记他们的历史功绩,尊崇他们的英雄风范,彰显了关心英雄、珍爱英雄、尊崇英雄的国家态度。充分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是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火炬,是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建功立业的榜样力量,有利于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不断厚植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把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任务上来。为加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而逐梦前行。* }+ V: Z4 l. c- i8 O8 J% g
   功勋模范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闪亮的坐标。75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热情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事业,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出无数感天动地的英雄模范。他们用智慧和汗水、甚至鲜血和生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参与制定中国载人航天发展蓝图的航天技术专家王永志,为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的战斗英雄黄宗德,屡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的产业工人许振超,坚守为贫困地区人民服务50年承诺的“窑洞医生”路生梅……此次获得“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功勋模范人物,是千千万万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贡献的杰出人士的代表。他们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的事迹和贡献将永远写在共和国史册上。
/ d0 X  t2 o' u   崇尚功勋模范是社会前行最持久的动力。历史不会忘记英雄,人民会永远铭记英雄,那些闪烁光芒的英雄瞬间,让我们感动,给予我们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中,每一位功勋模范都是璀璨星辰,他们以卓越的贡献和崇高的精神,照亮了共和国前行的道路。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弘扬功勋模范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出争做英雄、争做先锋的氛围,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永恒课题,将为民干实事、谋幸福作为工作的第一标准,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在自我完善与革新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昂扬斗志,锤炼百折不回、自强不息的坚强意志。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学习英雄模范事迹、弘扬英雄模范精神,就要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负责、吃苦耐劳,踏踏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对党员干部来说,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
) o8 f. z% l5 y, U- F7 l   国家因英雄辈出而强大,民族因精神挺立而兴旺,社会因正气浩荡而温暖,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儿女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我们向优秀模范看齐,向英雄人物学习,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让全民族积蓄已久的复兴能量尽情释放,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立新的功勋。(杨文龙  |5 q! e* \% J8 c$ w
3 }3 s) F2 y% B' _9 K3 V( o
淮安人网提醒您: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贴,共建绿色网络家园! 有事报道热线:85822666 15351717888 淮安人网微信号:hao0517bbs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举报电话:0517-85822666    举报信箱:939366@qq.com

QQ|手机版|Archiver|苏B-20130142|淮安市牧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苏ICP备14017563号 ) 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02号

GMT+8, 2025-4-4 22:35 , Processed in 0.39000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