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人网

查看: 119560|回复: 0

【网评】舞台擂台平台,让技能人才脱颖而来

[复制链接]

169

主题

169

帖子

845

积分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845
菜籽
681 粒
铜钱
1702 枚
发表于 2024-9-16 09: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淮安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9月11日,第八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陕西西安开幕。本届大赛设置6个决赛工种,在保留往届大赛焊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3个工种的基础上,增加人工智能训练师、汽车维修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方向)、网约配送员3个工种,涵盖传统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数字化应用、智能制造等多个工业生产领域。来自五湖四海的技能人才同台竞技,向更多人展示出技能人才的不凡一面,必然能激励更多技能型人才苦学本领,更好做到技能报国。
    技能人才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没有庞大的技能人才队伍作基础,就难以涌现“大国工匠”,也支撑不起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建设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劳动者大军,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为技能人才快速成才打造成长舞台。人人出彩,技能强国,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创造更多圆梦舞台。从微观个体观之,营造成才的良好环境,提升技术工人的“职业含金量”,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让技能人才更有获得感;从宏观发展来看,培育一支懂技术、会创新、精业务的产业工人队伍,是“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至关重要的一环,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构建多元化培养体系。按照“学用结合、按需培训”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政府统筹、产业引导、行业推进、企业和职业院校自主、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技能培养体系,畅通技能人才成长渠道。要规范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提高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使职业资格证书真正成为技能人才就业的金字招牌;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通过颁布工资指导价位引导用人单位提高技能人才的工资水平,实现技能人才价值回归;打破学历、资历、资格等条件限制,逐步建立以能力为导向、以业绩为重点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要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选树技能人才典型,适当提高各行业技能领军人物当选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比例;大力宣传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宣传政府和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政策、措施,让更多的家长、青少年改变只走普通教育一条道路的传统观念,立志学技能,走技能成才的道路。
    为技能人才展露头角搭建竞技擂台。翻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拓宽技术工人上升通道,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和技能等级认定渠道,提高技能型人才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等内容令人期待。现如今,从举办各类技能比武,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到开展青少年职业启蒙、职业体验,播下“技能梦想”的种子,政府部门、企业、院校正在协力同行。正如第四十四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金牌得主袁强所说的那样:“青年的成才之路有很多条,希望更多人能抛开固有的偏见,勇于选择技术行业,相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是一项重要的传统品牌工作,是覆盖范围最广、职工参与最多的国家级一类职业技能大赛。自2003年起,全总联合有关部门共同举办大赛,每三年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七届。历届大赛得到广大职工的积极响应和各省(区、市)的大力支持,引领带动各级各类技能比赛的广泛开展。据统计,2018年以来,有1亿多人次职工参加工会组织的技能比赛,300多万职工通过比赛晋升技能等级。
    为技能人才施展本领提供用武平台。 搭建舞台、成就事业,是对人才最好的激励。有适合人才施展本领的平台,才能更好地让人才干事创业、发挥作用。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各类科技人才、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积极投身到经济发展主战场、乡村振兴第一线、基层治理最前沿,给人才压担子、让人才经风雨、促人才长本领。打破部门、地域、身份限制,将重大项目研发、核心技术攻关张出榜来,坚持“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帮助企业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也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深化地校企合作,加快建设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实施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发放人才创新创业券,打造功能齐全、配套完善、各具特色的产业平台,进一步推动企业、人才、平台、项目一体共建,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技能中国的时代号角已经吹响。各级各地必须深刻认识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意义,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步伐,上下协同,左右联动,共同奏响技能中国时代强音,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杨文龙)
% [$ p, H/ j$ S  g7 O$ P. M- g1 z
淮安人网提醒您: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贴,共建绿色网络家园! 有事报道热线:85822666 15351717888 淮安人网微信号:hao0517bbs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举报电话:0517-85822666    举报信箱:939366@qq.com

QQ|手机版|Archiver|苏B-20130142|淮安市牧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苏ICP备14017563号 ) 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02号

GMT+8, 2025-7-12 15:42 , Processed in 0.42120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