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人网

查看: 41786|回复: 0

【网评】: 建设数字乡村 推进乡村振兴

[复制链接]

34

主题

34

帖子

170

积分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70
菜籽
136 粒
铜钱
193 枚
发表于 2024-5-22 14: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淮安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近日,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2024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要求以信息化驱动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农业强国提供坚实支撑。
     数字经济与乡村发展的结合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战略突破点。数字信息技术具有线上化、效率高、传播速度快、覆盖领域广等特征,运用数字信息技术推进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高质量融合发展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近年来,我国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推动数字乡村建设,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要立足新时代国情农情,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释放乡村振兴乘“数”效应,进而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
     但乡村数字化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基层政府对行政管理领域数字化基础设施投入较多,农业产业的数字化投入不足;产业规模偏低影响数字化的推广。许多地方农村产业尤其是种植业总体上规模偏小,导致数字化应用程度低,物联网、大数据等在精准生产、病虫害预警等方面的应用少;人才缺乏制约乡村数字化的推进。数字化应用的主体是新型农民,由于农业劳动强度大、收入低,许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农业,有知识有技术的专业人才难留住,数字化、信息化相关专家更是缺乏,导致部分数字化终端设施存在重建设、轻应用现象;数据多头采集导致数字化建设重复浪费。基层政府相关部门在推进乡村数字化方面多是各自为政,自行开发平台,资源系统不互通共享,数据重复采集,既加重基层工作负担,又造成资金投入的浪费。
产业赋能,推进乡村生产经营数字化。对农业产业数字化进行重点扶持,推动互联网、5G、大数据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建立市场供需信息反馈机制,加强对农产品消费的数据采集挖掘,支持精准安排生产经营。鼓励使用环境气候、土壤墒情、作物长势、灾情虫情、农机智能调度等信息技术系统,推动生产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构建农业全链条大数据网络,建立集农产品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于一体的数据监测系统,推进数字农业工厂、数字农业园区建设。
  突出主体,加快建设数字乡村人才队伍。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自培与外引相结合,全面提升新型农民数字化素养,建设适应数字乡村发展的人才队伍。搭建农村数字化培训体系,普及培训新型农民互联网知识和信息化基础技能。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培养一批数字农业农村领域科技领军人才、管理团队、电商直播大V
  整合资源,提升数字乡村建设水平。加强资源整合,统筹云、数、智、网、图等要素,使之与党员教育、综合治理、生态保护、便民服务等平台实现数据算法共享、应用场景统筹,打造集党建工作、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便民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智慧平台”,切实消除基础数字壁垒。
物流匹配,助推农村电商加快发展。进一步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物流体系建设,实现物流配送全覆盖,打通农产品流通“神经末梢”。在重点区域建设农产品配送中心、冷链运输、冷库储藏等基础设施,减少配送环节。同时加大政府引导力度,鼓励组建农村电商合作社、电商协会,提高组织化程度,降本增效。(杨文龙)

淮安人网提醒您: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贴,共建绿色网络家园! 有事报道热线:85822666 15351717888 淮安人网微信号:hao0517bb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举报电话:0517-85822666    举报信箱:939366@qq.com

QQ|手机版|Archiver|苏B-20130142|淮安市牧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苏ICP备14017563号 ) 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02号

GMT+8, 2024-6-17 23:57 , Processed in 0.4680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