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人网

查看: 108270|回复: 0

江苏淮安市顺河镇大吉村简志

[复制链接]

20

主题

20

帖子

108

积分

Rank: 3Rank: 3

积分
108
菜籽
80 粒
铜钱
188 枚
发表于 2024-1-16 10: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一)大吉村概况大吉村位于顺河镇以北4公里处。大吉村与大蒋村、双井村、苏嘴黄庄村相邻。
(二)大吉村自然人口农业田地情况从地质史来看,远在早生古代,大吉村一带位于古黄河下游,黄海之滨,早生古代晚期,由于黄河冲刷,决口等因数影响,黄土层约100米厚,宜于农作物生长,是适合人类居住的好地方。全村有小前庄(一二三组),西头队(四五六组),东头队(七八九十组),小孙庄(大吉十一,十二组),骨头庄(大吉十三组),共有520户2230人,构成民族汉族。男性1210人,60岁以上410人,80岁以上41人,村常住人口920人,2020年已全部脱贫,残疾人员有43人。本村共有退役军人40人,畜牧防疫员1员,村医2人。村域面积3.9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2820亩,人均耕地1.2亩。主要树种有杨树,(其他还有什么树种?待补充)。野生动物常见的有麻雀,麻喜鹊,斑鸠,野鸡,野兔,蝎子,蛇,啄木鸟,蟋蟀,壁虎,蚯蚓,蜘蛛,蝴蝶等。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种植业和劳务输出为主。村内有合作社一个,土地专业服务农业专业合作社。夏季6到8月,冬季12至3月,气温变化小,平均气温8.6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511.2毫米。全年受高空西风环流影响,平均风速2级。大吉村东边有十支渠穿村而过,西边有九支渠,北面有大寨河(现为茭陵一站引河)。1983年四月出现特大沙尘暴,持续约两天,大风,降雨,还响了雷。雨点像黄泥汤一样。解放前后,农业种植物有,小麦,玉米,水稻,山芋,黄豆,菜籽等。蔬菜多为萝卜,辣椒,葱,白菜,韭菜,芹菜等。小麦种植过的品种有红白齐麦,红金麦。亩产量从原先40公斤提高到现在400公斤左右。如今农作物以种植冬小麦、水稻等为主,粮食作物面积2820亩,通过集体土地流转、场地租赁等方式,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2万元以上。
(三)大吉村的历史变迁大吉村距离顺河镇街道约4公里,距淮安城25公里,旧时称呼大吉营,大吉庄,大吉墩,在元末明初时期防御倭寇侵犯的军营,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1949年以前,大吉村人口较少,300人左右。基本居住现在大沿汪周边。
1941年1月29日淮安县委在大吉庄重建。1949-1954年,大吉村隶属郝渠区土士銮乡.
1954-1956年,大吉村成立大吉村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1950年5月10日大吉村在吉士雍(老保长)家成立大吉小学.
1957年大吉村隶属顺河乡黄庄大队.
1958年3月20日大吉村成立顺河公社大吉大队,从黄庄划出,大吉村集体吃大灶一年.
1960年5月16大吉小学搬迁至大吉队牛房. 1965年6月7大吉小学搬入东南队社房.
1970年7月1日大吉小学成立初中部.
  解放初期,大吉村民到顺河或者淮安置办货物,多以步行为主,60年代起逐渐有了自行车,80年代才有公交汽车。
1975年10月12日顺河供销社在大吉成立分社。
1976年9月5日,大寨河开挖,同时大吉村实行全民扫盲,分中午班,晚班.
1977年8月2日大吉境内开挖十支渠和十支大沟。
1977年9月2日大吉小学及初中部整体搬迁到现址。
1978年5月2日大吉大队的小吉和小杜两个生产队从大吉划归茭陵乡.
1983年12月2日大吉选举产生第一届顺河乡大吉村村民委员会。
1990年12 月5日大吉村全村通电。
2000年4月5日大吉村并村联组,将小孙庄原北场村并入大吉村,属于大吉村十一,十二组,十三组(骨头庄)。农业化以后,住房多以土坯平房为主,八十年代中后后期,家户住房多以砖瓦房为主。2012年争取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投资8万元,建设文化健身广场800平方米、村级公厕2座40平方米、绿化带1500平方米、排水渠9500米,配置太阳能路灯140盏、火电路灯45盏,分类垃圾收集箱12个。2014年年争取乡村建设示范村项目,投资15万元,完成道路硬化6千米,新建过水面桥9座,栽植绿化草坪400平方米、树木1300棵,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提升。建有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点,退伍军人服务站,农家书屋等。有村级卫生室一处,乡村医生2名,村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200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村民多在沟里担水吃,如今全村自来水保障已全覆盖,通信信号,宽带互联网,广播电视信号,动力电全覆盖。文体健身广场内文体器材配备齐全,配有文体器材15套。以生活污水垃圾治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工作为重点,配置保洁人员5人,常态化推进卫生保洁,抓实垃圾及时清理、转运。改建卫生厕所495户,修建公共厕所2座,清理沟渠15千米,清理垃圾及杂草20多吨,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四)大吉村人文历史变革渊源大吉村民多以吉姓为主,约占50%左右,其次还有孙姓,杨姓,袁姓,金姓等。大吉姓村民多数传说来源于苏州阊门,于涟水吉滩,吉庄,苏嘴老吉,沙吉属于同根同源,涟水吉滩曾经过来寻根修谱。
(五)大吉村村民口述传说大吉村原有土丘山一座埋倭山一座,土地庙二座,古井一口。大吉村土丘山原有高大圆土堆,这座圆土堆传说是上古姬姓某后裔的陵墓,约占地3000平方。埋倭山是明朝时期埋塟倭寇的坟墓。1976年大赛河开挖,导致了土丘山(土墩)及埋倭山的移平,后又挖土取泥,当时还挖出很多棺木,还有少量陶瓷瓦罐,古井青砖。如今形成了的鱼塘养殖区,也就是现在村民口中的大沿汪。可见现大沿汪附近一带古代属于风水宝地。
(六)发展中的顺河镇大吉村大吉村以“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为目标,做好“五个坚持”,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近年来,大吉村深入学习江苏美丽乡村工程,以和谐家园建设为目标,加快乡村建设步伐。积极学习推行“五治融合”的乡村治理理念,构建支部领导、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乡村治理格局。组织多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对村庄主干道进行每日清扫,确保过往车辆和附近群众的出行安全。对村庄内部、整体绿化亮化,对文化广场以及水、电、路、污水管网等进行高标准改造提升。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有近三分之二村民出门务工,极大的改善了生活,改变了村容村貌。展望未来,古老的大吉村将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带动,在顺河镇党委的领导下,不断提高群众收入水平。当然,永远不会忘记,父老乡亲依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劳作,用满茧的双手和弯曲的肩背,守护着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支撑着一代又一代小辈对未来和美好的憧憬,又满怀期待地守望着儿孙们归乡。对于历史,不变的是大吉这块土地,变化的是朝代;对于地区,不变的是人文,变化的是世代;对于人,不变的是乡情,变化的是境遇。在这片滋养大吉村人的热土上,不变的永远是千百年来体现出的吃得苦、过得细、创得新的人文精神;不变的永远是父老乡亲世代相传的对幸福美满的默默追求;不变的永远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割舍不断的乡愁。这,就是美丽的大吉村。


淮安人网提醒您: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贴,共建绿色网络家园! 有事报道热线:85822666 15351717888 淮安人网微信号:hao0517bb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举报电话:0517-85822666    举报信箱:939366@qq.com

QQ|手机版|Archiver|苏B-20130142|淮安市牧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苏ICP备14017563号 ) 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02号

GMT+8, 2024-5-7 04:53 , Processed in 0.62400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