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人网

查看: 97982|回复: 0

淮安首位状元沈坤

[复制链接]

20

主题

20

帖子

108

积分

Rank: 3Rank: 3

积分
108
菜籽
80 粒
铜钱
188 枚
发表于 2023-11-7 10: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沈坤字伯生,号十洲,他少负奇才,任气违俗。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他少时即以文名冠于乡里。沈坤与吴承恩不仅是同榜秀才、同窗挚友,成人后又结为儿女亲家,关系非常密切。
回望沈坤的一生,最大的业绩不是金榜题名,中状元、做翰林,而是抗倭。这倭患由来已久,翻阅《明史》,前后276年,从朱元璋的洪武年间便已经有了倭寇侵袭的记录,只是到了嘉靖年间,倭患更加严重,俨然成为了大明朝挥之不去的痛。
而淮安,当时管辖范围远甚于今,包括了盐城等地,是大明朝版图上的沿海重镇、海防前线,加之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更是大明朝经济走廊、漕运要道,因而成为倭寇骚扰的重要目标。
每遇东南风,倭寇即飘洋而来,由庙湾(今天盐城阜宁)登陆,紧接着窜犯淮安,奸淫杀戳,淮安人民不堪其扰,苦不堪言。明史记载,洪武二年,即1369年,“倭寇劫掠淮安”;永乐七年,即1409年,明成祖朱棣命丰城侯李杉为总兵官,率官军自淮安沙门岛沿海地带剿捕倭寇。而倭寇闹得最凶的嘉靖年间,也正好是沈坤在家丁母忧的那几年。
话说嘉靖三十四年,即1555年,发生了让大明朝无比蒙羞的倭寇侵扰事件,史称“嘉靖倭乱”。《明史日本传》里的记载用了大量的动词:“突犯会稽县,流劫杭州,突徽州歙县,至绩溪、旌德,屠掠过泾县,趋南陵,至芜湖。烧南岸,趋太平府,犯江宁镇,直趋南京”。综合其他史籍,这53个倭寇在大明朝最富庶的江南地区,横行80多天,杀死杀伤官兵四五千人,包括明朝一御史、一县丞、二指挥、二把总。此时,沈坤正在南京城内,做着国子监祭酒的官。拉拉藤相信,彼时的状元一定已经知晓了倭患。
嘉靖三十五年秋,沈坤的母亲在南京病故了。按照封建礼制,沈坤需回家安葬母亲,并在家守孝三年。刚到家,沈坤就听说了有倭寇在瓜洲焚烧了一批漕运的官船。紧接着第二年开春,又有倭寇从如皋、海门上岸,抢掠南通、扬州、高邮,直至淮安;东洋倭寇猖獗,我国沿海一带百姓终日不宁,苦不堪言。地方官兵又偏偏御倭不力,连战皆败。沈坤不忍乡邻百姓惨遭倭害,毅然挺身而出,聚众抗倭。他变卖了大部分家产,招募了1000多名乡兵,亲自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为有一个巩固的后方,他把淮安原有的两座城联结起来,在中间修了一座夹城。使三座城城池叠绕,深沟高垒。为防止倭寇的突然袭击,沈坤又在淮安河下竹巷街的一条小河上修建了一座数丈高的楼阁,派乡兵登楼瞭望,随时报警,并取名屯瞭阁。
五月,另一路倭寇由天长、盱眙,抢掠了泗州、淮安。淮安是大明朝版图上一个超级重要的城市,按道理是驻有重兵的,可是这些体制内的正规军,却拿四处流串的倭寇一点办法没有,这只能用拳头打不死蚂蚁来解释吧。
嘉靖三十八年(1559)夏历四月初六,大批倭寇从长江口登陆,占狼山(南通),据庙湾(今阜宁),又一次气势汹汹地杀奔淮安而来。沈坤当即点起乡兵,积极迎战。吴承恩立即赶到沈坤的乡兵大营,共同制定了“前击后堵”的作战方案。吴承恩还建议在倭寇退走的必经之地、距淮安城东北30余公里的姚家荡(今淮安区顺河镇丁姚村)掘壕设伏,令“倭兵跌陷后不能即起”,以利乡兵斩杀。战斗打响那天,骄狂的倭兵一下进到淮安城东门外的樱桃园,距城只有三四华里,丧心病狂地纵火焚烧居民房屋,滚滚烟尘直扑淮安城头。
又悲又愤还有点着急上火的大淮安人民,期待着有一个盖世英雄,脚踏五彩祥云,来拯救淮安人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国难当天,状元挺身而出了。正在倭兵得意忘形之时,只听一声震天号炮,淮安城东城门大开,沈坤全身披挂,一马当先地率领乡兵冲出城来。
同治《山阳县志》记载:嘉靖三十六年初,“倭数千人自日照流劫至淮安,时邑人沈坤方家居,散赀募乡兵千余屯城外。倭纵火焚烧,官兵且却。坤率兵力战,身犯矢石,射中其酋,倭始退。”《江南通志》在这条记载后还说:乡兵乘胜追击,“城上望之,呼曰‘状元兵!’未几,倭以二十二船从泗而下,焚掠尤惨。坤极力会战。”两段记载说的是嘉靖三十八年4月,倭寇由吴淞流窜南通狼山,北犯山阳马逻(今苏嘴镇境内),直至郡城东之樱桃园(在今城东街道办境内),惨杀军民无数。内有一酋。身长九尺,头大如瓮,手挥双刀,骁勇异常,官兵大河卫萧指挥、苏千户与之作战,皆败死阵前。后来沈坤和他的状元兵增援上来,终于打退倭寇。在抗倭战斗中,沈坤提出一个建议,倭寇由东面来犯,必从姚家荡(今顺河乡境内)经过,在那里打一个伏击战,定能一举全歼倭寇。时淮安巡抚李遂很赞成这个意见,立即与沈坤研究作战计划,分兵悄悄地埋伏于姚家荡的各个隘口,形成一个很大的口袋阵。4月19日,倭寇果进入姚家荡伏击圈,从寅时战到申、酉时,斩杀倭寇478人。倭寇退到姚庄,又杀贼270余人。倭寇又逃往陈庄,复追赶斩杀74人,余倭退守庙湾而去。海道副使刘景韶督兵追击,水陆兵400环攻庙湾,通政使唐顺之参加督战。李遂又留下胡宗宪召募的山东兵2500人参战,几方面的人马合围作战,终于在5月24日夜全歼余倭,北方倭寇从此平定下来。抗倭胜利以后,沈坤将姚家荡战场的倭寇尸体弄到一起,挖了一个深坑进行集中埋葬,上面筑起高墩,也有人称之为“埋倭墩”,因形似小山,亦称“埋倭山”,遗址就在今天的顺河镇丁姚村五组。后来因开挖苏北灌溉总渠,一部分被切到渠南复兴乡,至今复兴镇灯郎村三组还叫埋倭组。
吴承恩得悉“状元兵”旗开得胜的消息后,高兴地直奔设在淮安新城南门外的乡兵大营,与乡绅、民众一起敲锣打鼓,并齐声高呼:“状元兵打胜仗了!状元兵打胜仗了!”声震三城,后来,淮安地方民众为了怀念沈坤和吴承恩的抗倭功绩,专门在姚家荡修了报功祠,把埋葬800多具倭尸的大土墩起名埋倭山,竖立“埋倭山”青石碑于墩前,作为永久的纪念;还把河下竹巷街那座屯瞭阁整修一新,取名为状元楼。
站在苏北灌溉总渠的省道上,我极目远眺,北望渠北丁姚村,南望渠南埋倭组。这片本连在一起的土地上曾发生的抗倭画面一次次出现在我的眼前。虽然,形似小山的高墩不在了,纪念沈坤的“报恩祠”也不在了,但沈坤的英名永远在,他的抗倭精神永远在。你瞧,初夏季节,家乡田野里那两种主色调:要么是绿意盎然,要么是金黄一片。这和嘉靖三十八年初夏的景色何其相似。其时,抗倭胜利后的沈坤站在这片土地上,一定一边感受着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一边分享着农田里丰收的喜悦。
当然,他想不到,464年后,有一位后生在他战斗过的土地上,在触摸他的历史气息。

淮安人网提醒您: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贴,共建绿色网络家园! 有事报道热线:85822666 15351717888 淮安人网微信号:hao0517bb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举报电话:0517-85822666    举报信箱:939366@qq.com

QQ|手机版|Archiver|苏B-20130142|淮安市牧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苏ICP备14017563号 ) 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02号

GMT+8, 2024-5-4 04:48 , Processed in 0.59280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