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500多年前,吴承恩出生在淮安府山阳县,他在这里长大,也在这里最终完成了《西游记》的全部创作。 500多年后,当我们来到淮安,依然能在大运河这里看到吴承恩先生的墓碑,而他生前的故居也静静坐落于淮安区河下古镇。 这500年,是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的500年,也是西游记传唱至今的500年。 而这一次,我们心中的那个“美猴王”,即将来到自己作者的故里淮安,邀请所有读者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西游记》被翻拍了无数电影电视剧,但似乎在观众心中,齐天大圣美猴王就只有六小龄童一个,也似乎只有他,真正把这个“猴子”演活了。 六小龄童本名章金莱,祖籍浙江,猴戏世家。其父章宗义是著名的绍剧表演艺术家六龄童,人称南派猴王。 而在这样的家庭熏陶和耳濡目染之下,六小龄童从小就喜欢观察猴子。也正是这份对生活、对自然的观察,成就了他在86版《西游记》中的经典演绎。 可光有家庭背景和天赋,是支撑不起一个能被人们牢记近40年的角色的。 孙悟空的双眼炯炯有神,一眼就能辨妖魔、识鬼怪,是他的超能力。而这双火眼金睛,是他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不停被烟熏火燎才练就的。 而六小龄童几乎就在现实里复刻了这一设定。 他本人是高度近视,在拍摄时近视高达600度,还有300度的散光,几乎就是“睁眼瞎”,想要演出能震人心魄的眼神,好像比西天取经还难。 但他选择了和孙悟空一样,磨炼自己。 在片场,六小龄童有时会盯着电灯,让眼神聚焦。一直面对强光,眼睛很快就会干涩发疼,即便这样他也不眨眼,全凭毅力坚持。 直到后来,他在剧组面对强力打光灯也不会眯眼,而且眼神始终坚定,这才成为了我们今天所记住的火眼金睛。
有人一辈子拍了很多部戏,却没人记得; 有人只拍了一部戏,却让人记了一辈子。 能够一辈子坚持做一件事情本身就很伟大,正如同六小龄童的一生,年轻时演猴王,如今向世界推广中国文化,这也许才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有的姿态。
苦练七十二变 笑对八十一难 其实从火眼金睛里,我们也能看出中国的“超级英雄哲学”与国外的不同之处。 无论钢铁侠还是美国队长,这些超级英雄获取能力的过程都和个人品质有关,有人因为智慧,有人因为正义; 而孙悟空似乎正相反:他生性顽劣、大闹天宫,即便是在取经路上也不止一次和唐僧闹翻。 除了炼丹炉炼出的火眼金睛,他也在菩提祖师那里修行,在五百年的五指山下反省,在漫漫西行路上成长。 这就是我们仍然喜欢甚至敬仰齐天大圣的原因,他教会我们:只要有后天的努力,你也可以成为斗战胜佛。 六小龄童曾经在央视《开讲啦》节目里,分享过自己的座右铭: 一部好的作品,就是让所有的观众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故事,看到不一样的情怀和感动。 而《行者》就是这样的作品。 《行者》是六小龄童首部深入记述个人经历的自传,披露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充满作者独特的人生智慧,俯拾皆是励志金句。 行者,既是行者悟空,也是六小龄童。
8月26日 六小龄童老师将携《行者》做客 钟书阁·淮安店 与吴承恩故乡的读者朋友们 一同分享漫漫西行路上的 那些人生哲学与故事
*以上图片均为参考,活动详情见店内公示,如有调整以现场实际情况为准
*本微信推文部分图片、文字及观点,来源于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予以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