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关于“华西路”改名的意见
最近听说淮安区的“华西路”要改为海棠路,引来众人热议,我作为一名时任地方报社的 记者,对“华西路”命名的前前后后略知一二,可以说是见证人之一。我个人的态度是“改不 得!”
原因如下:
1、“华西路”命名的是华西人对周总理敬仰和感恩的产物。
每一条路的名字都是有特定的历史的。2003年是周恩来诞辰105周年,这一年,原县级淮 安市已被人为的改为楚州区,为纪念周总理,拖了近两年没完工的两淮路被命名为“翔宇大道 ”,楚州当时唯一连接京沪高速的连接线刚建成,举全区之力打造的区工业园区正如火如荼的 建设,区财政入不敷出苦苦支撑,全区上下已到鼓励捐款维持建设园区的地步,园区内20多条 纵横道路都用“经、纬”代替。就在这样的特殊时刻,作为向周恩来诞辰105周年献礼工程— —京沪高速连接线主体工程完工了,但两旁绿化、路中心亮化等却没钱为继。这件事被应邀来 参加周恩来诞辰105周年纪念活动的华西村吴仁宝书记知道了,他得知这是为纪念周总理诞辰 105年兴建的献礼工程,
他说,华西村在最困难的时候,是周总理亲切关怀下建成的,我们应 该为总理故乡做点实事。仅仅3天,第一笔100万元汇到楚州,用于道路亮化。在那段时间,吴 仁宝在华西村热情接待楚州区党政考察团,亲自陪同考察团参观整个华西村,为楚州党政干部 上党课,为当时楚州“解放思想,建好总理故乡”起到了重要作用。2003年3月3日,也就是总 理诞辰日前两天,吴仁宝带着华西村党政班子专程到楚州调研考察,对接旅游、工农业援助项 目,就连楚州区委安排的接待午餐,也是他们自己悄悄地到吧台结账的。这些都是作为记者的 我亲身经历、亲眼所见。楚州人民为感谢华西村的无私支持,在“学习华西精神,建好总理故 乡”的背景下,将京沪高速连接线命名为“华西路”,并于2003年3月4日举行了具有历史纪念 意义的挂牌仪式。
应该说,“华西路”命名的主旨,本身就是纪念周总理而做的产物,蕴涵特 定的历史文化,凝结着淮安区多届党政领导追求发展人士的心血,很有历史意义。根本不是像有些人说的“华西花钱买的”。 2、“华西路”是一个历史时期淮安区与华西村友谊的见证,是连接淮安与江阴两个城市 感情纽带。 从2003年开始,华西路为楚州带来了许多不为外界知晓的利益:在当时空荡荡的园 区建设起步阶段,设立了“华西工业园”,尽管后来因故没建成,但当时还是起到导向作用的 ,起码鼓起楚州人奋发激情和信心,华西路发挥了桥梁作用,后来的楚州在无锡招商引资,华 西人都发挥了积极作用,还有楚州许多农村年轻人到华西村去开眼界、去务工,在那里发展。 像这样建立在纯真感情基础上的合作帮扶关系,是金钱买不到的。一条华西路,承载着两地人 民的友谊,应该继续培植,而不能头脑发热过河拆桥,一改了之。殊不知,淮安区人用点点滴 滴真情铸就的“首善淮安区”美名,绝不能这样轻易丢了。释放给外界的是善良、感恩,还是 忘恩负义、过河拆桥,淮安区人外去还怎么混! 3、淮安区现有具有纪念周总理的命名道路已有多条,比如“翔宇大道”“海棠路”“怀 恩路”,这些已使用多年,为老百姓熟知,成为沿路企业、百姓身份证上的符号,如果要改, 请问问他们会着何感想,利弊自然明了。
4、“华西路”名称命名符合地名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无损国家尊严,不违背社会公德 ,是充分体现地方历史、文化特征的载体,没必要改。历史就是历史,不应该人为地篡改。
淮安区历史文化研究会 李正林
下附一些吴仁宝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供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