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风雨欲来、乌云压顶,要如何设定,才能保留其中的感觉和细节呢?阅读本文,学习专业摄影师的手法,拍摄满城风雨前的城镇。(撰文:Rika Takemoto) EOS 5D Mark II/ EF24-105mm f/4L IS USM/焦距:70mm/光圈先决自动曝光(f/8、1/80秒、 EV+0.7)/ ISO 200/白平衡:日光
, b* Z# I2 O; y4 G- X2 B我拍摄上图,主要是想表现云的千姿万态,还有雨柱的压迫感。为了表现风暴兵临城下的紧迫性,我采用横拍构图,纳入眼前的城镇。我还小心设定曝光,确保云的轮廓显露无遗。 . J1 V) ~/ Z) w5 _
背景故事:市区热岛效应引致局部暴风雨7 A1 \, U% } H+ t- {5 ]
暴风雨成因不一,威力更是各有千秋。您可能认为眼前是常见的过境暴风雨,但事实上,这是一场罕见的局部暴风雨,是由城市热岛效应所引致的。当人类活动和能源使用,例如城市空调室外机组和车辆、以及柏油马路散发的热量上升形成积雨云时,就会发生这种现象,并导致降雨模式异常,如局部的暴雨。因为这种现象是城市地区所特有的,除非身处很高的瞭望点,比如观景台,否则很难拍摄到这种云。 ; E1 M8 c, Z; X- e6 |; C
我是怎么拍摄的?
( c7 x9 C; w8 P2 n, O拍摄地点: 我从观景台能够鸟瞰全城。 天气情况: ) G) q4 d; [& }5 h* P0 @
多云但晴朗。近处乌云密布,远处却是一片蓝天。
: e; F2 {5 k: ^3 { S% R我想展示的是:
' g0 O5 N7 e! |+ |2 D+ {
风暴的动态。拍出局部降雨,同时纳入风雨外的平静区域,就能做到对比,突出风暴的汹涌。
: _% I* n0 V9 k7 I& T构图: 6 @' {, P E1 b ~ X
我决定横拍,显示风暴即将吹袭的区域。 1 L5 s' P* c4 N5 j
我根据三分构图规则,城镇占萤幕底部三分之一,广阔的天空则占顶部三分之二。
% M T5 j0 ^; X& X1 H! P0 t为了强调暴雨的威力和浓重的积雨云,我使用中心构图技巧,将带来降雨的积雨云和雨柱放在影像的中心,并调整焦距。
- q( N% Z: G% \8 X额外设备:偏光镜
1 K6 B* I1 u! ^! r! ^
由于观景台的玻璃会反射内部光线,我贴近窗户并接上偏光镜来移除反射眩光,更生动地捕捉城镇植物的绿色和天空的蓝色。
/ V: M3 ?, Y, R; f6 X1 l* A/ Q
4 r; d7 x" i- T1 E, `. k [: d0 r. }: t6 P% q
技巧1:设定好光圈,取得深景深和快速快门的双重效果— f/8
N. G4 s6 Z3 F) S! i对于这个场景,我需要设定能有深景深的f值,因为我想突显云的细节和立体感。由于观景台不准用三脚架,我使用的f值便必须允许手持相机以高速快门拍摄而不发生任何相机抖动。f/8正好能兼顾两项要求。
" }" y+ U' ^4 [ f: d3 Z技巧2:突出主题的焦点—— 云; @) h" v m. r6 L0 N# S
照片的焦点是首要的主题——酝酿着倾盆大雨的积雨云。由于主体明暗对比不明显,要自动对焦拍摄颇为不易。因此,我转而对焦于灰云的边界。
2 \$ g* j( L3 [ M再学一招:确保云的边缘处在焦点之内。这一来,即使云状和光照不断变化,仍较容易拍到好照片。 ( x8 |& ?* T' ]9 q5 { h
技巧3:调整曝光补偿,避免曝光不足— EV+0.7+ G$ J: a& p. G0 p1 @: Z( h
云层的白色会误导相机以致曝光不足。事实上,我让相机自动决定的适当曝光,影像就显得稍暗,而且相当怪异。将曝光补偿调到正值,影像就更亮。 1 O+ \' f9 R4 H9 t
提醒:如果影像太亮,就会抹去浓云的质感和立体感。这张照片,我最终用了EV+0.7。
. d, K8 x5 [4 m9 U
0 B( F s! M) R3 W: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