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北海道中部的美瑛风景如画,幸运的冬日访客,将能见证两个童话般的胜境。我们的摄影师特别给大家点出拍摄的诀窍,还有其中的原因。(撰文:Jiro Tateno、Toshiki Nakanishi,) 1 m- e* w/ n7 ^ Z! T1 ^
% L+ G9 l9 I3 X
& V e1 d) w; Y' v. W: @9 X
EOS 5D Mark III/ EF24-70mm f/2.8L II USM/焦距:70mm/光圈先决自动曝光(f/11、1/13秒、EV±0)/ ISO 100/白平衡:4,800K
! {' T$ Z* f: T, `, X摄影:Jiro Tateno
& |; z* S8 Y2 p* G" i7 s" H北海道白金青池清澄湛蓝,一年四季各有美妙之处。冬日雪后,皑皑白雪和青青湖水相辉映,更是格外可爱。
2 K3 D# `) t3 e1. 白金青池雪景
5 o7 U3 `# Y( F- V0 @1 s拍摄雪后的青池必须精心选择时段,才能有更好的效果。拍摄时得留意天气和气温变化,别等到池水结冰才望池兴叹。上图拍摄前一晚下过了雪,拍摄时池中的枯树仍有积雪,运气确实不错。
+ \: ~. |' z; q7 [2 T# i% ^7 i5 U6 w q
拍摄位置:在池水和背景颜色适当平衡处 # T! |) A. N( b5 U6 L

7 J5 e) f* Z% t- P+ X; \! q* l5 ~2 f- n
一条小径绕着池畔,可随心选择所要的拍摄地点和角度。选择拍摄位置我考虑了两点:
8 q2 l+ e4 l9 J" H—池塘里光秃树木的布局 6 ]" @6 g& K3 A* }. Z+ v; L- F
—背景 ( B# W0 g, |; U' [2 u, L2 P9 Z
我在步道中间选定一个完美的位置,便把三脚架架好,让相机与双眼平高。
5 y$ e( Z0 [$ Z$ G6 ]4 B& K+ g+ j$ {7 e' S. K/ H$ ^+ J/ p4 c
焦距:为什么选70 毫米? + ~ m% J1 L+ J+ {8 g
这片景色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很出色。然而,广角拍摄的影像缺乏震撼力。因此,我决定对场景来个特写,拍出我认为最美的地方。 那天虽然多云,但云并不特别好看。构图有白云,就会盖过背景覆盖白雪的日本树木风头,所以我就没纳入天空。 池塘也不占构图的大部分。构图里有大片池塘,就会显示水面反射天空,青池就不会显得那么青蓝出众。 综上所述,焦距70毫米的视角,配以我的标准变焦镜头的远摄端,使青池和背景树木在色彩上达到了最佳平衡。
' a0 t2 H3 a4 U- n3 R' Z) i2 y# c+ I9 a$ x) e" T
镜头:标准变焦或超级变焦 ! n" A9 Q' o" ]& J( h0 |
青池的拍摄位置都离拍摄主体很近。一支可覆盖标准至远摄焦距的变焦镜头就很合用了。我使用了首选的镜头EF24-70mm f/2.8L II USM,画质锐利且能重现美丽的色彩。
! C2 _, t2 b/ R, c1 l) H
$ B& y7 A4 H* c! t: G$ j: Q提示:天气对构图有影响
) ]. M9 ]. g$ u: F. U1 B7 G
广角固然可纳入更多雪景,但却会显出树木上方多云的天空,而模糊了焦点。然而,天色晴朗又或者雪量较少或较多,广角就可能更有效果了。 " v- n) k! Q( }
. M" w- y* F. w+ L7 ^
0 P0 W/ ^3 r- ? n用40 毫米焦距拍摄,被雪覆盖的树木被背景抢去一点风头,枯树的倒影也没那么震撼。 & l! m! e# P; f5 u0 t Z
& ^2 d, N2 B; Q/ [* G3 R
技巧多学点:调整白平衡以增强蓝色 3 e. m$ k/ W+ m. c# e S9 U
我把白平衡设定为4800k,以突显池水的蓝色。
: ^8 C- F3 C# B8 n7 c4 d r, c, s/ C% y0 F0 F
如何前往:
9 F5 g5 ^ I& ^' {0 [% h! s
—自驾/计程车:距离美瑛JR站约20分钟车程。
9 K+ Q+ v( ]/ g# Q—公共汽车:美瑛JR站乘搭道北公车,车程约25分钟
, n% ?$ V g* D) ]( u- C U) o" q4 w( Q2.山上有光晕环绕的树木' s0 z; s+ S- `: ?
" W! l& b! S4 p3 n
: l8 T; t4 ^! Q6 F. CEOS 5D Mark IV/ EF16-35mm f/4L IS USM/焦距:20mm/光圈先决自动曝光(f/16、1/250秒、EV±0)/ ISO 200/白平衡:日光: y# }7 Q8 H# h" x6 Z6 V
时间:1月中旬" _ V# c3 `. q0 R
摄影:Toshiki Nakanishi
% o& Z D0 _/ O k8 B3 x美瑛丘陵绵延起伏,到了冬天白雪覆盖,成了一片广袤的银白田野,其中即使是一棵树也会吸引目光。结合树木周围形成的光晕,我拍出了这张天空占巨大篇幅的照片。
+ B5 Y5 ~0 F2 W3 }
7 M' [; g" \8 y6 e, t2 Q# v1 U% [光环什么时候出现?
( e1 O O8 H( _' A" C4 N
上图中围绕太阳的圆形光环是阳光与高空薄卷云中的冰晶相互作用所形成。这通常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兆,晴朗无云时不会出现,天阴太多云的时候也不会出现。所以,一定要持续仔细观察天空哦!
9 ^1 O: e0 m5 x! Y2 D. D( X+ a$ E M g- I* \9 c! C0 X: ^
让太阳落在树后头 ) Y" a4 F/ {) d, P. m
这张照片的关键是让太阳落在树群中间,显得对称。只要稍有偏差,太阳的位置都会不够理想,甚至使构图头重脚轻。即使在没有光晕的情况下拍摄类似的照片,阳光也显得不均匀,没有云的时候,情况就更加明显。对于拍摄上面这张照片,我预先估计了太阳落山时的轨迹,并据此构图,等待太阳走到两棵较高的树中间便按下快门。 . l1 ^) I/ T- e: { ^
提示:一边搬动三脚架,一边观察观景器内的构图,以找到最佳位置。最好避免使用滤镜。 2 f0 t5 d+ i4 |$ N. n8 e5 i2 @2 L. y

3 }4 }, Q/ W$ A( y
; x; k) Q4 b& u, Q% ]* v4 d这张照片中的太阳位置太高,没和树木重叠。 ) V5 C9 a' d. d* `
3 }: R: ]3 N% L; i! H8 l
巧借日照光影,随天气而应变 ( ?: Z! K7 {4 V G( T1 q
美瑛的山丘常会看到树木,有的孤零零立着,有的则是好几棵、三三两两地排列。想让效果更强烈,可以试试把树木的影子纳入镜头。冬天的太阳位置较低,几乎与树木一样高。随着天气变化,晨昏中午的构图都能各有巧妙。
' v& S9 W0 O1 Z
[: _8 O$ L$ s# I' }: q" ?6 N6 ~& f- H o# B" k
如果没有光晕,可进一步缩小光圈来产生星芒。 / D* {: w+ z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