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人网

查看: 41634|回复: 0

房产交易税费:什么是契税?退契税条件

[复制链接]

4339

主题

9784

帖子

2万

积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5211
菜籽
34469 粒
铜钱
29989 枚

超级版主勋章爱心奖爱心大使奖敬老院爱心播报大王.gif精华勋章.gif写作奖十周年庆典勋章活动达人.gif最佳版主奖网站记者音乐奖播报之星.gif论坛VIP贵宾.gif灌水天才奖宣传大使奖特殊贡献奖金点子奖原创先锋奖活动精英奖“五月之星”一等勋章“五月之星”二等勋章超级版主优秀版主奖“五月之星”三等勋章最佳记者奖资源大师奖幽默大师.gif圣诞勋章.gif12315志愿者爆料奖版主勋章app勋章灌水之星勋章好学者勋章设计师勋章新人勋章帅哥勋章新人进步奖活力之星奖热心会员荣誉奖射手座实习版主奖最佳新秀奖魅力之星奖优秀勋章

发表于 2022-1-12 08: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淮安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二手房交易流程复杂,交易税费种类繁多,契税就是其中一种。很多购房者在买到房子之后不知道自己缴纳的契税到底是什么,自己为什么要缴纳。另外,在一些房产纠纷案例中,存在退契税的情况,到底退契税的条件是什么?退契税需要准备哪些资料?
. L* e# n; h4 g+ B4 J1 q; n5 z) k
1、什么是契税?

* W9 J% O) X/ }, _* a$ q. @6 e$ T
契税在房产交易税费的一种,在房产的所有权转移的时候,产权承受方需要按照规定缴纳一定利率的财产税。在房产交易过程中,涉及到的土地使用权的买卖、赠与或者是交换都需要承受方缴纳契税。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规定,在中国境内取得土地、房屋权属的企业和个人,应当依法缴纳契税。
# [: W7 J# w6 U; y2 {3 X
2、契税征收对象有哪些?
* j& c2 t9 x+ ?
①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承受方交契税。

1 i0 ?# _/ K  I3 o! z$ v* Q
②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承受方交契税。

5 Y) G* X! {) ~. e5 c, z4 i/ R! ?
当土地使用权发生转移的时候,承受人应该缴纳契税。不包括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转移。

/ d* a" q# y4 u/ @
③房屋买卖:
6 E* {) S. R$ {; n& I
最常见的房屋买卖交易包括新房、二手房。另外还有几种情况:

/ {- Q6 a. k; m' o: o& p
·以房产抵债或实物交换房屋,产权承受人交契税;

/ |9 O& l- J* o: M+ y* t) }0 C! c
·买房拆料或翻建新房;
5 w0 W9 \! x# D, I# [9 u' r, _
·房屋赠与过程中,承受方应交契税;
. ^* `, |- h6 r& ^
·承受国有土地使用权所应支付的土地出让金,要交契税。
: X/ u' J2 y; }% l5 C+ Z
契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承受的单位和个人。境内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税收行政管辖范围内。土地、房屋权属是指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单位是指企业单位、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军事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个人是指个体经营者及其他个人,包括中国公民和外籍人员。
6 O8 C1 T/ I# h6 G( R' e
3、房产交易可以退契税吗?

* q" d4 `+ ^. U# j9 O0 ]1 Z* Q
政策规定,如果是已缴纳契税的购房单位和个人,在未办理房屋权属变更登记前退房的,可以退还已纳契税;在办理房屋权属变更登记后退房的,不予退还已纳契税。若因尚未办理房产交易过户,所缴纳的契税是可以全额依申请办理退税的。

2 s6 A0 A5 K0 G( |- N7 c9 l9 m
4、退契税条件、所需资料:
( E, l3 ~( n( r: N; x1 X
①契税完税证;

& ^, p# R2 C3 U1 ~+ [2 C
②房屋销售不动产同意发票;

2 Y; v& z4 n! m! P7 [
③购房者身份证;
# N, j' C- C% f; ^$ w
④购房首付款收款收据;

0 z" h3 u# s8 h2 \# l6 p& s( W
⑤银行存折(卡);
. |* L) ^# D: }/ ^
⑥房屋买卖合同。

8 a, }, O5 m2 i2 k% _
纳税者携带以上资料(原件和复印件)去领取房产契税返还申请表,并提交复印件然后才可以办理。如果遗失了完税证,需要在报刊上刊登遗失声明并办理补开具手续后,才能再申请退税。

- E+ l0 z4 D) u' _/ G% p5 k3 j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举报电话:0517-85822666    举报信箱:939366@qq.com

QQ|手机版|Archiver|苏B-20130142|淮安市牧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苏ICP备14017563号 ) 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02号

GMT+8, 2025-4-12 19:30 , Processed in 0.811201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