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人网

查看: 372384|回复: 0

评新诗

[复制链接]

117

主题

195

帖子

1194

积分

Rank: 5Rank: 5

积分
1194
菜籽
484 粒
铜钱
1610 枚
发表于 2020-11-19 12: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6 A0 d3 H2 F1 ^0 T/ y

; C* |9 [! b* H. Y# G5 `8 z        本人一贯认为:新诗的形式仅相当于古体诗的初级阶段,好像是一种倒退现象。这还是好的。可是,有的甚至连顺口溜、打油诗的资格都不够。他们自以为能引进外国的某些写作手法,并有多种不同的写法名称,术语等,认为这是进步的。其实这些和中国的是大同小异的。须知,中国的某些手法,是外国不会的。& c) G4 S# c6 ^2 W4 W: }
        本人认为:如果词典对诗歌的内涵和外延解释有问题,也可以对其挑战,直至改革。, @, r+ N2 J' J' x
, _1 x" Z( e& ?$ ^- b) y: V( m
         己亥一九年九月初六日(2019年10月7号),明全写于中胄书斋
% d& D5 C8 I1 E, K$ g- _/ i6 X. j# I" |. a2 y  w

3 Q4 U8 c# S. Y6 X4 D" o, c9 ~( Z) z. v0 i
淮安人网提醒您: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贴,共建绿色网络家园! 有事报道热线:85822666 15351717888 淮安人网微信号:hao0517bb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举报电话:0517-85822666    举报信箱:939366@qq.com

QQ|手机版|Archiver|苏B-20130142|淮安市牧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苏ICP备14017563号 ) 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02号

GMT+8, 2025-4-7 04:18 , Processed in 0.483601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