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人网

查看: 77607|回复: 1

[亲子交流] 闻语文色变?总结了北京家长的血泪经验,给你一份幼小衔接科学指南

[复制链接]

244

主题

973

帖子

2569

积分

Rank: 8Rank: 8

积分
2569
菜籽
1374 粒
铜钱
2739 枚
发表于 2020-11-10 11: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淮安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我最近确实在研究语文的幼小衔接怎么做。因为我身边几个朋友的孩子都刚刚上一年级,上了之后,才发现学校的要求和他们之前想的不一样,跟我说了不少“血泪经验”。
先说说我们家的情况。我们住在北京海淀区,将来大概率是要读海淀的公立校的。既然是在体制内,那么抱怨吐槽体制内的各种不合理也没什么意义。吐槽一时爽,但是听太多吐槽,就像乌云压顶,会觉得黑压压一片,满心焦虑。
怎么能够不焦虑?拨云见日,理清楚怎么做。
首先,要是跳不出去体制,就只能适应。
我们能选择的,是适应的方式方法——该做的准备要做,才不至于进学校之后手忙脚乱或者被同学碾压的很厉害,但是,要用最巧妙、最高效、对孩子长远发展最好的方法。
这就需要首先对一个学科有全景图,知道哪些是一定要准备起来的。
其次,把里面的内容拆分清楚——工具类的能速成的技能,规划好时间,找到最简单省力、有趣味性的路子;而那些需要长期投入、潜移默化的素养和能力,找到方法,并持之以恒的融入生活里。
对数学的启蒙我就是这种思路,语文也是一样。
所以这段时间我把语文的教材和课标研究了一遍,看了几大本关于语文学习的书,跟一些公立校的老师还有身边有实战经验的家长深入聊过,形成了一份语文幼小衔接的全景图。
要说在前面的是,这份全景图规划是根据北京公立校的要求来做的,目的是幼小衔接,而不是掐尖培优。不同城市、不同学校,在入学时对识字、拼音等等的要求不一样,大家可以去找“前辈”家长多聊聊,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但里面的核心思路是不变的。
语文的幼小衔接分成哪几块?
分析教材课标+实际经验,可以把语文的幼小衔接分成这么几块:
拼音
识字
写字
古诗和成语
阅读理解
表达
这6块,又可以分成两类:前面3个是工具,相对是可以“速成”的;而后面3个,是素养,需要在生活中长期的潜移默化。
先给大家一个路径图,有个全局观,知道在什么时间要着手准备什么。
然后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1、拼音
这里边,让很多一年级家长意外的是,拼音和写字,是一年级老师抓的最紧、要求最高的。
先说拼音。
在入学之前,大家都想当然地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识字上面,其实入学之后发现一年级对孩子认字的要求并不是太高,标准更高的是拼音。
我的几个朋友,有北京海淀区的、西城区的、朝阳区的,关于拼音进度都挺一致:入学之后差不多一个月,就已经把整个拼音都教完了,相当于默认孩子入学的时候就已经会了。
而且要求还挺高,不仅仅要“会”,而且要做到——熟练。比如老师上课的时候会点名,指一个拼音,被点到名的孩子站起来就得马上拼出来,不是那么熟练的孩子会有不小的压力。
另外,给孩子布置的课外读物,对拼音要求也比较高,如果拼音不好,就很难完成阅读的任务。
(一年级上学期课外读物)
其实我不排斥让孩子提前学习拼音。
一个是因为中文是孩子的母语,孩子对词汇已经积累足够多了,就缺一个工具把听得懂的词汇转换成看得懂的文字,拼音就是那个桥梁。一旦学会了拼音,孩子就能自主的去阅读、认字,效率会大大提高。
另一个是因为到大班的孩子,很自然的会开始对识字、拼音感兴趣,记忆、理解的能力也发展到位了。
我的几个朋友都说,这个时候用拼音APP给孩子学拼音,其实挺轻松的。但大家都建议:不要等到学前两三个月才开始,那样孩子很难做到熟练。尽量在学前一年左右就开始让孩子学起来,这样孩子压力不大,像玩游戏一样就能学下去,而且因为给到了足够的时间,孩子也能做到更熟练。
2、识字
再来说说认字。
这是一年级上学期的生字表,一共300个生字,从正常的入学衔接来说,识字的压力并不大。
有很多家长问应该什么时候开始让孩子学认字。我的答案是:从孩子展现出对文字的兴趣,开始问你“这是什么字”开始。
妞妞是3岁多开始对认字感兴趣的,我们通过识字APP、看绘本和日常生活里指给她看,有一搭没一搭的,也认识了100多个字了。所以对识字量我不担心,只要正常的顺应孩子的兴趣,现在的孩子,在学龄前认识两三百个字,都没有什么问题。
比起识字量,更重要的是什么呢?
是培养孩子认字的能力。
这是什么意思?
虽然刚入学的时候,孩子识字的压力不大,但之后识字量会越来越多,到小学结束,累计认识的汉字量在3000个左右。如果之后学几千个汉字,都和一开始学认字一样,一个字一个字的单独的去记忆它的长相,那效率就太低了。
我们要培养孩子的,是去掌握汉字的规律、理解汉字的结构和意义。
比如妞妞看到“泪”字,问我:“妈妈这是什么字啊?”
我就跟她说:“你看,这个字有两个部分,右边这个字你认识,是什么?”
妞妞说:“是‘目’字,就是眼睛。”
我说:“对,左边这三个点,是不是很像三滴水?眼睛旁边流出来的水,是什么呢?”
妞妞说:“眼泪!”
我说:“对,这就是眼泪的‘泪’。”
再比如,汉字里大多数是形声字,一边表音、一边表意。看到“蜘蛛”,可以告诉孩子,“虫“字旁,表示这两个字是一种昆虫,右边的部分是它的读音。
如果孩子习惯了用这种方式去认识、理解汉字,将来的学习效率就会很高。
事实上,识字的能力,是小学课标里小学低年级要培养的非常重要的目标。像语文课本上的这一类思考题,目的就在此。
所以我对识字的规划是:从表现出兴趣开始,通过识字APP、绘本,以及在生活中学习,达到基础的识字量就行,并潜移默化培养孩子理解汉字的结构和意义。
3、写字
写字是被诟病最多的,也是很多小朋友入学之后很难适应的地方。
我觉得大家说到写字,只把目光放在了要写的像印刷体上,并没有理解小学低年级抓写字的目的是什么。
和认字一样,小学低年级抓写字的目的,也是培养“写字的能力”。
孩子一生中要学会很多很多字,不可能每一个字都一笔一画的教他们怎么写。通过一开始规范化的学习,孩子理解了笔顺、结构、占格的规律,练习几百个字以后,后面不管看到什么字,都能放在自己学习到的程序里面,自发的知道怎么写。
所以学校对孩子写字的要求并不是“像印刷体”,而是:笔顺、占格规范,同时做到整洁。
这是我朋友女儿的写字本,字能这样写到整洁就过关了,里面的“月”字的问题,就是两横太靠上,占格不规范。
那对孩子的挑战是什么呢?
一个是手部小肌肉群的发展跟不上,写字写不好、写不快,有些孩子手部用力掌握不好,写几个字就手酸;另一个就是不习惯笔顺和占格。
外面的书法培训班在幼小衔接阶段,教的主要也就是笔顺、占格,以及手部怎么用力。如果家庭、孩子有余力,在上小学前半年左右去报个书法班适应一下,当然是好的;如果精力顾不上,也不用太担心。
入学时,孩子在写字上有些问题挺正常的,大家把心态放平,给孩子一点时间适应。
那我们能做什么呢?
一是从小让孩子多做手工、多写写画画,锻炼手部力量和精细动作能力。
第二是从孩子有兴趣写字开始,就注重告诉孩子正确的笔顺。我给妞妞总结的大规则就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第三是学前半年左右,买本描红本,让孩子提前适应一下在田字格里写字的规范,并帮孩子去总结一些规则。
4、古诗和成语
前面说到的拼音、识字、写字,都是工具。
我觉得很多家长有个误区:在“工具”上花了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却不注重“素养”的培养。其实,工具也就是在刚进入小学的适应阶段显得重要,到后来这方面就体现不出什么差距了,真正拉开差距的是素养。
那素养是什么呢?语文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化。
语文素养简单来说就是两部分:语言的理解和表达,文化的了解和传承。
古诗和成语就是语言与文化的一部分。
但说到古诗,很多人就简单粗暴一个字:背!听说有些孩子上学前已经背完唐诗三百首。不过听到这个,大家别焦虑,因为——
没必要。
首先,很现实,背了会忘。我有个亲戚家孩子就是这样,学龄前背了一两百首诗,到上学后发现都忘的差不多了。
而且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的教材里,只有6首古诗,而且是比较简单的。有些学校会给孩子布置额外的古诗学习,像我一个朋友的学校,要求一年级上学期背40首课外古诗,应该说不难做到,所以上学前超前背意义不大。
(一年级上学期课本里的诗)
古诗很重要,但重要的不是“背诵”,而是“理解”。
我们可以从小给孩子听古诗、讲古诗。
“听”是为了培养语感,感受语言的韵律和美。像妞妞现在就会自己编一些押韵的顺口溜和歌词。
“讲”是为了积累对文字的理解力,以及了解古诗背后的故事和文化。
我给妞妞讲《咏鹅》,就直接在百度上找了一幅图片给她看。
鹅是怎么样弯着脖子向天歌唱,白色的毛浮在绿色的水上,红色的脚掌拨开清澈的波浪,过目不忘。这就是在积累她对古诗这种凝练的、非现代的文字表达的理解能力。
至于背后的故事、文化,可以借助一些APP、课程,去听、去看。这些都需要融入日常的生活里时不时做一做,积沙成塔。
成语也是一样。一年级上学期对成语还没有要求,学龄前只要给孩子听听成语故事,在生活里运用联系、比喻的方式,就能让孩子自然的学习到不少成语。这个我在《聊聊怎么让孩子脑瓜子更“灵光”》这篇文章里,已经写到了一些。
5、阅读理解和表达
虽然写字、拼音看起来是幼小衔接里最难最重要的,刚入学的时候老师抓的最紧,但抓完这一个阶段之后,一年级课本里主要考察的就是阅读理解和表达了。
来看看教材里对这两方面大概是个什么要求。
这是一年级的一篇课文,阅读理解题是:大海的项链是什么?孩子看完课文要能理解到:大海的项链就是小朋友快活的脚印。
再来看看表达。
这是教材里的语言表达题,孩子要有逻辑的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发挥想象力补充完整一个故事。
这些能力是不可能速成的,需要从小日积月累。
所以我们总是说,幼小衔接不是学前半年塞进幼小衔接班里才去开始考虑的事情,数学也好、语文也好,素养的幼小衔接从很早就开始了,而这一块是更为重要、能让孩子走的更远、也更轻松的。
关于阅读理解与表达能力具体可以怎么培养,大家可以参考《大语文里最重要的阅读理解,平时多做一件事就能搞定》这篇文章。
最后,再给大家总结一下语文幼小衔接的全景规划,今后我们再把每个部分详细的展开说:
“工具”的衔接用巧劲,在一个规划好的时间段里完成,达标就行;
“素养”的衔接要长情,从小开始,日积月累。
来源:腾讯网

% g; }6 y% o/ y& ^$ C" |# S  n
淮安人网提醒您: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贴,共建绿色网络家园! 有事报道热线:85822666 15351717888 淮安人网微信号:hao0517bbs

183

主题

1377

帖子

3017

积分

Rank: 8Rank: 8

积分
3017
菜籽
8 粒
铜钱
2236 枚
发表于 2020-12-3 16: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淮安
不行就上辅导班吧
淮安人网提醒您: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贴,共建绿色网络家园! 有事报道热线:85822666 15351717888 淮安人网微信号:hao0517bb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举报电话:0517-85822666    举报信箱:939366@qq.com

QQ|手机版|Archiver|苏B-20130142|淮安市牧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苏ICP备14017563号 ) 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02号

GMT+8, 2024-4-18 15:56 , Processed in 0.452401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