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人网

查看: 98226|回复: 1

[其他] 教育部:今年专升本招生名额增32.2万,达64万

[复制链接]

886

主题

2105

帖子

8948

积分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8948
菜籽
3462 粒
铜钱
13190 枚
QQ
发表于 2020-10-20 17: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淮安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近日,教育部公布多个针对全国代表建议的答复,其中16份与职业教育有关。教育部透露,今年,全国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计划达64万,同比增加32.2万人,中央财政安排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257亿,比上年增长8.4%。目前,教育部正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将争取年底前提交全国人大审议。
职教本科试点学校增至22所
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遴选确定首批“双高计划”建设单位197所。
目前,教育部已分三批布局了558个现代学徒制试点,覆盖1000多个专业点,每年惠及9万余学生(学徒),参与企业2200多家,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育的企业师傅近3万人,校企共建以现代学徒制培养为主的特色学院650个,有力推动了职业院校与当地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
另外,截至2020年,教育部分批次遴选建设了22所职业教育本科试点学校,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向上延伸探索路径。2020年4月,教育部组织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专业设置论证工作,加快研究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和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专业论证工作。
教育部还扩大专升本招生规模。2020年,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计划由教育部在全国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外单独下达,总规模64万人,同比增加32.2万人,重点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民生改善的领域倾斜。
在资金投入上,2014年以来,中央财政通过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2020年安排资金257亿元,比上年增长8.4%。
新版职教法正沟通细节
1996年,我国颁布《职业教育法》。教育部分别于2011年、2016年提出修订征求意见稿。2018年,该法修订工作再次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项目。
2019年,教育部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从法律上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理顺教育与人社等各行业部门、公办与民办职业教育的关系,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供制度保障;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提供法律依据、规范与保障。此后,修订草案面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教育部根据社会各界提出的意见,进行了充分吸收修改。目前,教育部正在就部分细节问题,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进行沟通,待达成一致后,教育部将按程序上报,力争今年年底前提交全国人大审议。
“1+X”证书试点10万人考核通过
2019年4月,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当前,已遴选发布73个培训评价组织的92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019年共有54万余名学生参与试点,约10万人通过考核。
教育部表示,将继续扩大“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规模,建立学习成果积累与转换制度,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为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多次选择、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机会。
针对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相对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的建议”,教育部表示,将认真研究建议中所提及的“关于在相对贫困地区所在市州增加1所大专学制职业学院”的内容,在研究制定“十四五”高校设置规划时,统筹考虑相关省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做好合理规划布局。同时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同时,教育部也将重点支持每个地市原则上至少建设好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对于未设中等职业学校的贫困县,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措施,满足适龄人口和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需求。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任敏

, V; R1 \/ I* z' i1 v5 s1 J
淮安人网提醒您: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贴,共建绿色网络家园! 有事报道热线:85822666 15351717888 淮安人网微信号:hao0517bbs

130

主题

445

帖子

1287

积分

Rank: 6Rank: 6

积分
1287
菜籽
0 粒
铜钱
940 枚
发表于 2020-10-21 14: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淮安
淮安人网提醒您: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贴,共建绿色网络家园! 有事报道热线:85822666 15351717888 淮安人网微信号:hao0517bb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举报电话:0517-85822666    举报信箱:939366@qq.com

QQ|手机版|Archiver|苏B-20130142|淮安市牧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苏ICP备14017563号 ) 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02号

GMT+8, 2025-4-6 18:15 , Processed in 0.436801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