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人网

查看: 144913|回复: 0

[少儿教育] 英语学习从“知道”到“运用”是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复制链接]

1147

主题

3664

帖子

4623

积分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4623
菜籽
17906 粒
铜钱
16433 枚

app勋章新人进步奖优秀版主奖

发表于 2020-9-22 10: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淮安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如果你想学好英语,了解英语学习的“过程”,对“过程”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是非常有必要的。英语学习与任何技能的学习一样,都有一个发展“过程”,只是有的技能,几天、几星期就能学好;有的技能,几个月、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学好。但不管怎样,他们都是一个“过程”。一个需要不断的完善进步的过程。一个人只要还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要还在运用这种技能,就一定处于一个不断提高和完善的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暂时的困难和困惑,只要你意识到这一点,就会咬紧牙关,坚持下去,突然有一天你就拥有了想得到的技能。
      比如你掌握了大量的英语句型,进行过大量的阅读和听力训练,却发现自己仍不能运用这些积累来的口头表达,这是因为你缺少转化知识为技能的实践。从“知道”到“运用”是一个过程;从“运用”到“熟练运用”又是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只有当你深刻理解了这些句型,同时又尝试把听过和读过的东西转化为口头、笔头的东西,经过一定的练习就会找到一种运用所学东西的感觉,久而久之就能形成与“积累”的知识相对应的“应用”技能了。
      同样的,你在语音、语法训练时表现出色,实际运用时又“原形毕露”,经常犯各种错误,原因还是在于你缺乏一个强化意念的过程。如果你在运用所学知识时没有有意识地去强化自己以学到的东西,而按照以前错误的习惯去做那些看似知道的规则,仍只是你的“身外之物”,不会成为你的一部分,你就必然不能运用自如。
      所谓的“听得懂,记不住”也是一个“过程”的问题。听力刚达到只有把所有精力都用在理解说话人的意图才能听“明白”时,大脑又怎么会有精力记忆这些内容呢?但如果你经过一个过程的训练,用部分的精力就能听懂时,那另一部分精力就可以用来记住所听的内容了。看来“记不住”,还是由于听力技能训练不够。再比如,“看得懂,不会做”、“看得懂,译不出”也是阅读“过程”的两个常见问题。其实,“看得懂”不一定是“真懂”,也许你只读懂文章的字面意思,但文章的字里行间,特别是“弦外之音”的深层次的思想内容你都没有明白,那只是“假懂”。只有当你真正读懂了,你才有可能阅读理解题要问你什么,要考查你什么,你才能够在文本中寻找到答题的依据。“看得懂,译不出”不仅反映出你的阅读理解的质量,而且还说明你的两种语言的切换能力。当你的阅读理解做到了“理解性输入”,明白无误地看懂了文章表层和深层次的内容,你的母语水平没有太大问题时,你自然可以把所阅读的东西翻译出来。当然,你能否翻译得很漂亮是有关翻译技巧方面的问题了。
      因此,当你懂得学习过程中困难、困惑的必然性和解决这些困难、困惑的基本方法时,“坚持下去”就不再值得怀疑了。请相信自己吧,你能做到!
% G8 |3 n0 S; k  c4 r' A
& a( i! f4 N8 I8 j) _- 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举报电话:0517-85822666    举报信箱:939366@qq.com

QQ|手机版|Archiver|苏B-20130142|淮安市牧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苏ICP备14017563号 ) 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02号

GMT+8, 2025-7-5 15:11 , Processed in 0.639601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