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人网城市服务 于 2020-7-22 15:43 编辑
+ Z6 ]8 A t& E' r3 C
# ]! K3 Z- Z1 O$ o2 G接种时间
5 a* x; W- i3 X, {6 j: Y1、一类疫苗: 9 l0 {& p, b: Y. s
出生时:卡介苗、乙肝疫苗(基础) 卡介苗:早产的宝宝、低出生体重的宝宝(出生体重小于 2500 克)、难产的宝宝应该慎种。正在发热、腹泻、严重皮肤病的宝宝应缓种。结核病,急性传染病,心、肾疾患,免疫功能不全的宝宝禁种。 乙肝疫苗注意事项:肝炎,发热,急性感染,慢性严重疾病,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用。 ) M; S5 Z0 ?" F% h+ B3 E
一个月:乙肝疫苗(基础)
7 }# ~6 B" W, H- m, f7 Q两个月:脊灰疫苗(基础) 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服苗前一周有腹泻的宝宝,或一天腹泻超过 4 次者,发热、急性病的宝宝,应该暂缓接种。有免疫缺陷症的宝宝,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激素)的宝宝禁用。对牛奶过敏的宝宝可服液体疫苗。 1 |* [1 X0 s V+ X2 k* F
三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 百白破疫苗:发热、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的宝宝应缓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有抽风史的宝宝,严重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用。 9 G! L) I$ k. @8 [
四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 : K }2 q h( i4 j: ]( ?
五个月:百白破疫苗(基础) $ W/ U7 [2 R ]7 ?7 f' i
六个月:乙肝疫苗、A群流脑苗(基础)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禁忌:脑及神经系统疾患(癫痫、癔症、脑炎后遗症、抽搐等),过敏体质,严重心、肾疾病,活动性结核病的宝宝禁用。发热、急性疾病的宝宝可缓种。
' p: \# o7 O5 D+ ^+ B3 r 八个月: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基础) 麻疹疫苗:患过麻疹的宝宝不必接种。正在发热或有活动性结核的宝宝,有过敏史(特别是对鸡蛋过敏)的宝宝禁用。注射丙种球蛋白的宝宝,间隔一个月后才可接种。 乙型脑炎疫苗:发热、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的宝宝应缓种。有脑或神经系统疾患,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种。 ( q$ Z) A0 q9 M( @* r7 r
九个月:A群流脑苗(基础) $ [ `* o, y/ e9 @1 g1 W0 X
1.5-2岁: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加强)
* C1 p( j6 c: }5 X& |. J3 s
3岁:A群流脑苗(加强) ; O6 J8 ^ j3 Q" F+ |
4岁:脊灰疫苗(加强) * n( a+ }4 s) A4 m! x# Z S
6岁:百白破疫苗(加强)、乙脑疫苗、A群流脑苗(加强) 1 W; t4 o4 Z. e& Y3 A# o# x* r
2、二类疫苗: (1)A+C群流脑疫苗:3周岁注射1针次,6、9周岁各加强一针。 & e9 A, q$ i* R0 q7 n
[size=14.0000pt](2)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可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
( I! I4 S4 b/ Z: w/ w0 J4 j
(3) 麻腮风疫苗:1.5-2周岁注射一针,基础免疫后4年加强1针。 (4) 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是2岁时注射1针,4年后加强1针。灭活疫苗1-16岁接种2针,间隔6个月,16岁以上接种1针。 甲肝疫苗:发热、急性病或慢性病发作期的宝宝应缓种。免疫缺陷,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宝宝,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用。 6 G5 L+ n T, N- K0 N7 v
(5) 水痘疫苗:1-12岁接种1针次。
0 S: }" D( W' o0 O9 C
(6) B型流感嗜血杆菌苗:2、4、6月龄各注射一次,12月龄以上接种一针即可。 " H" R( f" V0 Z4 o. _$ \
(7) 流行性感冒疫苗:1-3周岁每年注射2针,间隔1个月。 注:计划内疫苗(一类疫苗)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属于免费疫苗,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计划外疫苗(二类疫苗)是自费疫苗,根据宝宝自身情况、各地区不同状况及家长经济状况而定。 / ~5 @! U" B! x4 q# c7 P
$ o8 p5 T" {2 v" ^' D+ @常用疫苗 第一类疫苗 常规免疫的包括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儿童型)、麻风(或麻疹)疫苗、麻腮风(或麻腮/麻疹)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流脑A群和A+C群多糖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 第二类疫苗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水痘疫苗、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
& i M" K3 m: S, c注:不同种类疫苗的禁忌不一样,接种时应严格按疫苗使用说明规定进行接种。同时,儿童家长在每次接种前应如实反映儿童的健康状况,以减少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