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人网

查看: 142380|回复: 1

招牌被指像“灵堂”,公共决策经不起这么折腾!

[复制链接]

481

主题

2315

帖子

9516

积分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516
菜籽
15 粒
铜钱
6081 枚

爱心大使奖播报大王.gif灌水奖活动精英奖爆料奖

发表于 2020-6-17 06: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淮安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0 ?; C& o. M. Y' \
反反复复之间,造成对宝贵公共资源的巨大浪费和对商家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
1 W1 H( T( ~: P“小吃街秒变殡葬一条街。”最近西安市四府街多家店铺统一的黑底白字招牌,被网友这句精辟的吐槽带火了。7 X: \' c+ z+ S, u
其实,这一变化只是其“变脸”连续剧中的片段之一。此前,店家先是被要求都换成红底白字招牌,后来改成黑底白字。一片群嘲之后的最新消息是,四府街上的黑底白字门头又已被全部更换。# o2 }2 Z5 c# b3 f0 l
% T6 n9 W0 l* V4 m% a
一番折腾之后,一切好像又回到了原点。可是对于这场闹剧中暴露出的诸多城市管理问题,却不可不察。" z% `  ~: [/ j% k
从这来来回回的变动之中,其实不难看出当地相关部门决策的随意、犹疑与反复。据四府街某商铺店主称,他们一开始被提供了红色、黑色和灰色三种主色调。可是在统一换成红色后,又被嫌“太扎眼”“不好看”,于是第二天便被改为黑色。8 f8 l5 h# Z/ n2 w" p& c
一个本该严肃的城市更新项目,就这样变成了几番折腾的“过家家”式游戏。反反复复之间,造成对宝贵公共资源的巨大浪费和对商家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
3 J1 r" M+ h- z  T$ Z4 m而导致这种乱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相关部门在前期调研、科学决策等环节的缺失。比如,如果在招牌设计之初更广泛地征求当地商户和市民代表的意见,类似统一“黑底白字”这种违背民俗常识的失误就可以避免。2 j: i- F9 u: B5 Y- d( I
此外,据设计施工单位负责人称,其设计的黑、灰、红三种“稳重大方”的主色调,是为了配合城墙文化。可是从每个版本的招牌中,我们都只能看到“常见字体+纯色背景”这种“简约”到有些枯燥的搭配,人们更是难以从中读出“城墙文化”的内涵和深意。从招牌颜色来回改动的随意性上也可以看出,“城墙文化”缺乏清晰明确的定位。即便要统一招牌,也要在前期方案设计上引入足够的竞争机制,充分听取各方对城墙文化的理解。
8 Q2 l: j' Y7 _  S' s! t' D( Z
' A  g. M. s( y: w6 F这些年,各地出现过不少以“维护市容”“传达城市文化”等名义统一店招的要求。可是最终的效果往往一言难尽,甚至会像四府街这次一样闹出不必要的插曲。这是因为,现代城市要想保持开放、包容与活力,都需要创造鼓励创新与个性化表达的环境。而僵化、一刀切式的店铺招牌要求,显然与时代趋势背道而驰。
2 C. _! k1 q: h. O招牌是一家店铺的门脸,不同店家的主营项目、经营风格、企业文化各不相同,试图以同一块模板满足所有商家的需求,本身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店家本来可以通过个性招牌精准招徕顾客,如此一“统一”,便随之丢失了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方式。
/ l, x/ b9 l. O7 N! c3 m当然,出于安全需要,城市管理者可以对招牌的尺寸、材质、内容等作出相应规范。但是,保障商铺进行“自选动作”的权利,是对市场逻辑的基本尊重,也是提高城市治理水平的题中应有之义。, T+ j7 U: u8 Z
1 L( B3 t& C+ ?
说到城市活力,人们常常会想到北宋张择端那幅著名的《清明上河图》。5米多长卷之中,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当时的市井生活。而若是从招牌文化的角度入手,人们也能有不少发现:广告“灯箱”上面写着“十千脚店”;川字酒旗迎风飞舞;“孙羊店”门首挂着红色栀子灯……这些招牌可谓非常不“统一”,可是它们又无一不在体现着“城市文化”。6 j" q* [% m/ a2 B' ^! W+ V6 Z' h4 y
淮安人网提醒您: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贴,共建绿色网络家园! 有事报道热线:85822666 15351717888 淮安人网微信号:hao0517bbs

207

主题

4155

帖子

9908

积分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908
菜籽
98 粒
铜钱
6639 枚
发表于 2020-6-17 09:58: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淮安
咱中国很忌讳有些东西,可以不信但也不要去不敬
淮安人网提醒您: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贴,共建绿色网络家园! 有事报道热线:85822666 15351717888 淮安人网微信号:hao0517bb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举报电话:0517-85822666    举报信箱:939366@qq.com

QQ|手机版|Archiver|苏B-20130142|淮安市牧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苏ICP备14017563号 ) 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02号

GMT+8, 2025-5-23 19:39 , Processed in 1.18560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