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庭院情结 张顺志 每当吟咏欧阳修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这句诗词,总会想起我那记忆深处的农家院子,虽已远远地不知在那里。只是,一家一庭院,在我的念想里那或是一种乡间情怀,更是一种乡愁感念。 不得不说现在居住的园林布局的小区很美,但总觉得现代的小区太过刻意,过头的规整毫无意境,连晴天晒晒被褥都很困难。若说包罗万象,曲水流觞,百看不厌,还是传统的乡村和老式农家庭院。 农村人家的院子,蕴含着中国农民的习俗格局,无论是天井四合院,还是普通的小宅院,无一不显露着中国人那“讲究内敛,不肆张扬”的处世哲学。就我最爱的曾经的自家小院,屋前宽敞明亮,屋后花红柳绿,还有那院子中的老缸,红梅树上晒的萝卜干,桂花树上的香肠……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每天都是元气满满。劳作之余或闲遐之时,朝后门旁一坐,静观院墙根的苔藓,它个子不高,平淡静默,安安静静的生长在夹缝里,角落中,尽管很少有人重视它不争不抢的样子,可它每时每刻在密切见证着这个院子的过往,时过境迁和沧海桑田。总是安静的陪我度过一天又一天,记录着一个又一个关于家的欢笑故事。若是春天或者秋日,阳光下被绿荫掩映,郁郁葱葱的门旁一躺,听鸟语闻花香,更是劳作后的最美享受。如有三五好友围坐一起喝茶,聊天,或者是下棋打牌岂不快哉﹑美哉。如今这样的画面只能留在记忆中,古老的院落早已无法承受时代的洪流,城市化的高楼已拔地而起,原来如此美丽的寸土寸金的农家院子也成了奢望。 每每在那甜蜜的梦中,走进乡村的粉砖黛瓦、小桥流水、石鼓漏窗、竹影婆娑……世世代代居住的农家院落,优美、安定、宁静、和睦、整洁、舒展的庭院,既蕴含着中国乡村千百年积累的文化底蕴,传承世代村民的审美高度,更护着一个家族的兴旺和荣辱,守着一生岁月的流长。同时也象征着家,象征着家族记忆,更是我们农民生命体验中最温暖的一部分。每一家一户的院子里面,就是个独立的世界,是一个家的天地。种菜养花、接待宾朋、喝茶习字……这样的恬适生活怎能不让人回味无穷呢! 可以说乡村的农家院落,尤其那些特色农家院,更代表着乡村农民的传统文化符号。自古以来我国的农家庭院形式多种多样,更引领着亚洲的庭院文化。农人的院落情结从古流传自今,也从未消失过。现今更多有乡村情结的人,都渐渐地爱上这些地方旅游,视为世外桃园,欣赏每一座农家老院,感受经典的乡村文化,人们在回味悠然恬静的乡村气质中,登高览胜,拍照留念,看疏木繁花,小桥流水,河边湿地里芦苇摇曳,野鸟时鸣,渔舟唱晚,风情别致,让人流连忘返……以前是“穷村僻壤”,如今是“美在乡村” ,城镇建设发展思路是否可以把一条“记得住乡愁”的农家院子还给农民。保护我们的乡村,守护农家院子的乡愁,不仅是在保护农民的物质生活基础,其实也是在保护我们的文化根基,更是在拓展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康庄道路。 如今农家院子,因城镇化建设是拆一座少一座了,还在居住农家老院的,请好好珍惜吧!就我,多想有个自家的院子,养一墙苔藓,每天晨起摆弄一个盆景,一盆鲜花,美也好,丑也好。这才是我追求的现代生活,才是我发自内心的美丽,才是我心中诗意生活的梦想,也才能那样满足、那样酣畅、那样甜美。庭院也许永远是我们这代老人心里的一个烙印,是一份美好而淳朴的憧憬,一份最简单的幸福。
9 ~5 t2 k. c6 F5 G0 n! `7 V3 U9 u# d @- Y, u# k1 l
1 p+ Y& N, K9 u2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