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淮安人网 于 2020-1-17 10:55 编辑 & B3 c, r* E' ?+ C9 e( `
% V' k- X0 A; B/ A) s- x" s- d ~, c
- n. D3 w; ~1 ]) ]其作品《淮安为什么是东南第一州》荣登国家地理中文网的头条!让我们淮安再次红遍全国! 水是淮安的灵魂。绵延两千余年的运河,与横亘东西的千里长淮,在这里相拥而聚,犹如母亲的双臂,轻轻拥抱着这座古城,也滋养着“一城古迹半城湖”。五方辐辏,九省通衢,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无怪乎古人感叹:“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 一条运河,贯穿淮安, J! h5 K5 L0 `% ` |: u
$ ^6 ^+ L' A |5 _
数代统治者都曾在淮安开凿运河,以通漕运。吴王夫差开凿邗沟,使老淮安逐渐成为南北交通的咽喉;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当时称山阳渎),在此设立漕运专署;到了明清两朝,淮安又设立了漕运总督公署。
' x3 r6 @+ }% O8 Z P t& B 5 V* |8 p+ {0 t: |* m
: i2 ~. m$ w5 a' p% G5 P" R
老淮安是南北水运枢纽,东西交通的桥梁。据《重修山阳县志》载:“凡湖广、江西、浙江、江南之粮船,衔尾而至山阳......故漕政通乎七省,而山阳实属咽喉要地也。” : \. ~' V+ F* Z8 S
我们似乎也可以通过这段描述,想象到“自江南稻花飘香,到京师霜叶秋红,千里运河舟楫相接,漕船首尾相连”的繁荣盛景。
9 |1 J% F' B2 I* x* T交通的发达造就了老淮安经济的繁荣,位于运河之畔的河下古镇,便是那段辉煌历史的遗存。4 E# A/ M$ I# w H: S* y
河下古镇,风雨千年
5 X. l5 @1 R7 Q# f$ i ~1500多米长的石板街上,先后走出了67名进士、123名举人,如此丰厚的文化底蕴为古镇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K- m* X2 ^& V. J; o7 |
魁星是神话中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在儒士学子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 `& W/ k+ H ?+ {4 C. F1 h( p
1 p: { w; n# L1 y3 {% J走进河下古镇,霓虹闪烁、光影婆娑,疑是梦里江南。 7 a, G: z1 v0 |$ V+ l
尽管昔日的漕运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淮安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中国内河航运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 k* F7 C; z) J淮安市(上图标黄色部分)位于江苏省北部,洪泽湖东岸。(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 d9 z) d( o7 Y2 H3 `% ?. i5 V' R+ z4 [# h, Y/ \% M/ N& d V& ^
& M- h, D9 K; J$ H0 H如今,这座亚洲最大,实现入海水道与大运河分流的水上立交工程,仿佛在向往来船只诉说着,运河与淮安的前世今生。
. e' J1 ~+ T1 O7 S' F, u( Z2 c7 n8 s/ u5 J1 c) ], p* E$ f2 D8 p
作为江淮流域古文化发祥的源头之一,淮安这块土地孕育了新石器时代的青莲岗文化,滋养了两千年前的淮夷风情,繁衍了一代代淮水儿女。
" T( Z% I* O$ R. g/ d4 @1 x/ p4 Z, F
丰厚的历史积淀为这里留下了无数文化遗存。! q+ a1 t5 J5 d, Y* g- \
标志性建筑镇淮楼雄踞古城中心,身披历史的风霜,已伫立了九个多世纪。' e4 N1 H) G6 v# k% U' y
夕阳下的镇淮楼
7 D- U4 t+ k4 \ t8 q: n7 v( ~ : |# H' ~6 y) R k# i* v x% k
镇淮楼与相邻的漕运总督部院、淮安府署一同构成了淮安城历史核心区和古城中轴线。
# r* u: c% c' |: }- c+ o" x" c其中,淮安府署始建于明朝,沿用至清末,已有640余年历史。它占地五万多平方米,其大堂体量为全国现存地方衙署建筑之最。
7 G( o1 C$ b1 l1 B2 v. X7 z( C夜幕下的淮安府署
: k3 g# r! P3 N8 j) W. ~* J, [7 v* ~) r+ d+ y" t6 R" b
代表度量衡的嘉量和代表时间的日晷,一左一右陈设于淮安府署大堂前,代表着皇权天授,皇帝拥有法度和权利。 $ Q0 _6 C9 o) v {7 Q2 A. S p% D6 X, f
* |( x/ {6 H1 F; R8 V) v; O& x
在这里,除了领略官衙文化,亦可以亲身体验昔日知府老爷的“浮生半日闲”。
6 l" j1 ~7 _2 K n' u! F% A" C! O4 ?! ?
在飞檐翘角的古戏台前,听一曲淮剧;于金丝楠木的藤花厅内,品一杯香茗;徜徉宝翰堂碑园,感受书法的魅力;移步后花园,登画舫过浮桥:方寸之间,皆是情趣。
- g2 t4 S1 R- ^) k0 S$ t4 v7 i" X9 }" D7 d: d/ u
淮安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也使得这里如今形成了全国罕见的老城、新城、夹城,三城相联的城市格局。
7 {6 C) w* \( i- {在古城墙遗址公园的魁星门下,仍然能领略到古城的昔日雄姿。& Z' ^2 Y8 B" Q1 ~
& M( z4 _9 n5 C; }古城墙遗址,远处为龙光阁$ T/ k) m% c& w4 n
$ t$ i0 [1 I0 x" E# t淮安,长期作为苏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然也成为宗教发展的胜地,一众寺庙林立于此。
6 D4 Y+ l1 z3 a1 f4 p) p" k其中就有位于勺湖园内的文通塔,塔身是独特的砖瓦结构,无梁无柱。
5 H! U5 E# H. f勺湖园内的文通塔
3 M1 c9 C, W1 }7 B2 H+ Q湖畔的塔影、波光、鸟语、钓客,共同为勺湖园增添了几分诗意。 & S4 g2 t9 \7 W, L: @' C% [
4 T" E0 |8 N2 l+ i7 V) w4 Z闻思寺始建于唐末,由于水患兵灾,几经兴衰。到了清初,寺貌才逐渐恢复如初。后康熙再下江南巡视,钦赐寺名。) A' I( ^" t1 y; q" c
风雪中的闻思寺, v8 H6 F( c* U2 l( g4 B: U. K
7 Q2 a! E7 ~2 Y; ^3 z% G( A东岳庙始建于贞观年间,供奉着道教的东岳大帝。解放前,淮安每年都举办多次迎神赛会,把神像抬出庙来游行,以求消灾祈福,其中最为隆重的首推东岳庙会。
8 a" v& T0 |! K东岳庙植有两棵银杏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们见证了东岳庙的变迁与盛衰。
' W7 W6 d2 b7 D, s0 s5 n: @8 d/ R 8 O/ c9 g+ L. a# @. Q! u
8 s8 T5 S# D z7 {; C3 D) ]漂母祠,纪念曾供给韩信饭食的漂母,乾隆皇帝亦曾参拜,亲题“一饭千古”榜额。' T! r9 z1 C J# R& ~
6 j) Q# K$ T! y0 y; {# j' Z0 v+ F
韩信故里碑,中刻有“汉淮阴侯韩信故里”,两旁刻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 I/ f" B: F3 `! ~1 w5 K身着铠甲,披着战袍,飒爽英姿的巾帼女将梁红玉塑像。 4 G! e* b+ h- C% r, E3 f
淮剧演员扮演的梁红玉角色9 c x- J1 R& B, H8 u& g! [5 @
$ | h" w; [ Y关天培祠% F# r; p& K2 Y7 y" u. i+ H
/ P L# z5 M1 K4 h$ k, E5 o沈坤状元府
+ ~# g5 X0 X3 i, t. q - I. m/ ?( A0 Y7 G. _- V
1 n( g, }* w$ R$ ~
射阳簃里,竹影斑驳摇曳,仿佛要将吴承恩写下的西行传奇,与世人娓娓道来。
7 a5 W# S: P. y+ {' b# L1 r% E$ c9 \* `- f
吴承恩塑像,塑像后面就是吴承恩的书房“射阳簃”,也就他创作《西游记》的地方。: y6 i# |7 v4 Y/ q4 x/ |3 ?; F
% p- B. m' s0 T$ y% m# y, ]% E; K
四代以演猴戏闻名的六小龄童家族,将300多件家族史料和猴文化藏品,捐赠给吴承恩纪念馆,兴建猴王世家艺术馆。
- K3 O1 u4 R2 ~9 t 9 u6 w- n0 S4 m, L$ I& I- i7 r
1898年,淮安古城的驸马巷里,一位新中国的领袖诞生了,在这里他度过了整整12个春秋。他就是周恩来。12年后,他随伯父去东北读书,从此四海为家。' |' s* W" _1 ~7 L. ~: F$ ^
周恩来故居
7 C# ~5 I/ }+ A3 o! q
8 S0 u- q; y/ M周恩来故居里有一眼古老的水井,石刻的井栏上,被绳索磨出了一道道深痕,井水清澈见底。
+ y4 f; x% y* x& ?3 O2 j
- H4 \, E& m U! e C家乡人民为纪念这位伟人,在桃花垠建起了周恩来纪念馆,前来瞻仰的人络绎不绝。% c- k8 {. p9 }6 C; R' D
仿北京中南海的西花厅,是周恩来总理曾经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庭中的海棠花是总理生前最喜爱的花。如今,西花厅海棠花又开了。; o: {/ q% ?/ A
+ L z$ _! }5 a; z4 Z& {
每当海棠花开时节,芳香满院,微风送来,清香便飘溢在总理的办公室。
) m) d% [$ [1 r/ y% f
6 f3 k4 R0 U1 R' w3 o% ?6 _
$ r R o: g+ q$ Q8 p/ R春来遍是桃花水, 不辨仙踪何处寻。
" B, S" V, P/ |6 p/ x: C5 m不必寻觅传说中的仙境,回眸这座水做的古城,头枕一湖碧波,身伴月色涟漪,连梦,都氤氲着灵气……" I+ l. X: @% _4 u' U# U
. s1 t7 n( s7 r+ Q1 K" i) h( Z' i" U. W. b
+ d* m0 d6 z) y# |! l/ {作者简介 朱红辉,淮安区人。国家高级摄影师、索尼青年摄影师、中国淮剧影像大使、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多幅作品被中国园林博物馆、中国民族博物馆、淮安府署、周恩来纪念馆等机构永久收藏; 多幅作品在《中国日报》、《中国摄影年鉴》、《中国摄影报》、《海峡影艺》等国内摄影专业权威报纸和杂志发表、获奖; 每年在全国摄影比赛和国际摄影大赛中有100多幅作品获奖。
! X6 K' o. i+ t/ T7 {)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