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人网

查看: 477216|回复: 0

[原创文学] 打铜巷尾静悄悄

[复制链接]

104

主题

396

帖子

1561

积分

Rank: 6Rank: 6

积分
1561
菜籽
342 粒
铜钱
4190 枚
发表于 2019-5-6 10: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独钓月色 于 2019-5-6 10:11 编辑 8 Y2 }7 M( N; S. a/ W
* _8 G% P% B4 ?' k( m0 q2 a5 a; x
打铜巷尾静悄悄
张顺志7 ~; X( W0 r) m0 P& ?% ?6 `

7 A( M; E9 T. l' y6 d3 t- Y
    一个春和景明的日子,我再次徜徉到打铜巷尾的吴承恩故居,寻觅这位世界级文化名人当年的成长印迹,领悟今天的变迁,也寄托对明天的憧憬。
    作为地地道道的淮安人和生活居住在同一城镇的一分子,早已记不清来这里多少次了。论规模,论精美,河下古镇上的这座院落都称不上出类拔萃,普通得甚至有点平庸。可是,它却为世人所难忘——因为这里是世界名著《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诞生地。正因这里住过吴承恩,才使我,以及和我一样敬仰吴承恩的人来此拜谒瞻仰。
    故居整体是一座古色古香的青砖小院,从风格上看,显得非常幽静和古朴典雅!进入院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婆娑弄影的翠竹,竹枝如水一般涌动,人刚入门,便有几分诗情画意涌上心头。寥寥可数的参观者,也是一脸庄严。此处前后,粉墙竹影,万竿摇空,滴翠匀碧,历来为文人墨客雅游、静观、觞咏之地,好一处清静之地呀!幽幽然一派书香门第的靜穆气氛。
    顺着蜿蜒曲折的廊道闲逛,不经意间我来到吴承恩住房,厅正中安放着的是吴承恩先生半身塑像。先生双唇紧抿,目光深泓,坚毅的气质,透出文人的风骨。塑像前芝兰清芬,室内高洁素雅。塑像上方的对联是康有为的弟子、著名女书法家肖娴书写的:“伏怪以力,取经唯诚”。对联向人们揭示一个人间真谛:“战胜邪恶要靠力量,取得成功凭借毅力”。 这不正是吴承恩先生《西游记》的本意所在?
    沿着廊道继续前行,从正屋,偏房,书房,到后院。从任何一个角度看,这儿都是静的,美的,出俗的,一路走来就像翻开了另一个年代的书页。400多年前吴承恩先生无论站在或坐在这个宅子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是惬意的。忽然觉得,眼前故居一直盘着一股精气,仿佛听到古镇青石小巷里轻轻的步履声中,“去深三径鹤归院,水满一溪虹倚门”的诵诗声渐行渐近,政治上的不如意,闲云野鹤于青山绿岸,一壶酒,一篷舟,一江烟雨,浪漫的,文弱的他,一个活生生的真实可爱的他,如同多年不见的一故人。这是错觉,错觉还牵引着我闻到了他略带酒味的呼吸,一个眼神睿智、端庄平和的白发长者立在我的眼前。寒意未尽的春风中他身穿青色道袍,肩上趴着一只金丝猴在与我对视。
    走进幽静的后花园时,仿佛仍能听到遗落在时间里的轰隆声。真静呀,似乎这里不是名人故居,而是普通人家过日子的地方。儿时记忆中的吴承恩故居,并没有这么大,多为后来翻新扩建改造的!
    名曰“悟园”的后花园,有亭轩舫桥、有假山长廊、有竹木花卉,是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园内无论“石破天惊亭”、 还是“灵根”、“笔峰”、“定海神针” 山石的命名,都和《西游记》中的故事相联。看,假山的南侧,有一湾池水绕山东去,迷人的金鱼在花草中穿梭往来。跨上曲桥来到北岸,在假山与醉墨轩之间,有一高高瘦瘦的太湖石,形似杆状非常奇特,上面写着“神针”,这就是《西游记》中东海龙王当年送给孙悟空的定海神针金箍棒的化石。遥想当年,在这并不宽敞的庭院里,先生倒剪着双手,踱步于院内青砖路上,冥思苦想,构思小说情节,揣摩人物心理,揣度情景氛围,布局谋篇,决断取舍,搜肠刮肚,遣词铺陈。偶尔也发一发诗兴,于是妙趣横生的《西游记》内容就像一幅画,画中人物感情丰富多彩,有喜有怒有哀有乐。此刻在我眼中,花园里的亭、山、石、湖分明就是《西游记》之开篇,假山的左边,造得像船的“舫”分明就是在静静等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归来。而山上生气勃勃的松,竹和老树,就是先生当年的第一读者与忠实听众,夏日为“唐僧师徒”遮阳挡雨,冬天与“唐僧师徒”共沐风霜祁寒。
    我翻过假山,穿过石破天惊亭,沿着楼梯上松风轩。因为旧式木质楼梯台阶较陡,上楼费力,每爬一步,整个楼梯都会轻微震颤而发出声响。伴随沉闷的脚步声,仿佛进入一段过往的时光。破旧的门窗和棋盘色泽深沉,犹如那些无法淡去的记忆。走到南墙窗户边,环顾院中的瓦舍,令我感慨系之,这里曾经诞生了世界级名著《西游记》,累累心血诗篇;局促瓦舍,咫尺庭院,怎能束缚先生那无限遐思和无穷妙想的驰骋空间。历史的黄沙,湮没了多少帝王将相,君子文豪骄傲地屹立在岁月长河的烟云中放着异彩。虽然吴公已逝,可其心血铸就的传世百代的文学巨著,却广绕寰宇,青春永驻。
    出了故居,眼前的巷,不古老,可能历经一些沧桑,又透着从容与淡定,感觉是一种闲适悠情,甚至是带有书卷气。于此境地,真想坐下来看会儿书,写会儿字,下一盘棋。留住那些让我们难忘难舍的生命印记,也留住我们珍视的真情记忆。
* t' ?1 t3 r3 I4 n5 n: m3 M
淮安人网提醒您: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贴,共建绿色网络家园! 有事报道热线:85822666 15351717888 淮安人网微信号:hao0517bb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举报电话:0517-85822666    举报信箱:939366@qq.com

QQ|手机版|Archiver|苏B-20130142|淮安市牧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苏ICP备14017563号 ) 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02号

GMT+8, 2024-4-26 22:13 , Processed in 0.405601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