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青砖黛瓦,古韵悠长,一座座传统村落如同镶嵌在中华大地上的明珠,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记忆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央视记者10月13日从住房城乡建设部了解到,目前我国已将8155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这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在这片充满历史底蕴的土地上,我们正努力绘就一幅“文化风景”。
A8 E' k6 D5 l% h9 M 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它们是农耕文明的遗产,是乡愁记忆的载体。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一些传统村落面临着被遗忘、被破坏的风险。大拆大建、拆真建假的现象时有发生,传统村落的独特风貌和文化内涵正逐渐消失。因此,将传统村落纳入保护名录,实施挂牌保护,是及时且必要的。; Q2 k) M3 d! H7 N: Z2 t* s
保护传统村落,首先要坚持保护为先的原则。各地在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过程中,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坚决纠治破坏性行为,确保传统村落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同时,要组织开展中国传统村落调查评估,摸清传统村落的底数,掌握其现状和问题,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提供依据。
+ g2 \# }, g! \$ B& S* j+ O 在保护的基础上,还要推动传统村落的活化利用。传统村落不仅要保存下来,更要活起来、传下去。各地要积极发展传统村落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通过“设计下乡”等方式提升建筑质量安全和居住品质,同时,要补足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让传统村落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1 q9 d1 N$ ^( X; H2 P
文化传承是传统村落保护的核心。各地要进一步突出文化传承,推动村史村志编写,让传统村落的“文化味”更浓。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展示传统技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式,激发村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让传统村落的印记“飞入寻常百姓家”,唤醒人们对传统村落的记忆,守住这份乡愁,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4 X+ j0 r/ T; K6 p6 j+ Y$ X
传统村落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持续努力。目前,16个省份已将5028个村落列入省级传统村落保护名录,保护了55.6万栋传统建筑,传承发展了5965项省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数字背后,是各地对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扎实推进和不懈努力。我们要乘势而上,激发传统村落保护的“新动能”,把握乡村振兴的“新风口”,点燃传统村落保护的“新引擎”。! o+ N% |: D9 `* j- y i2 m4 A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守护传统村落,就是守护我们的文化根脉和精神家园。让我们携手共进,让传统村落焕发新的生机,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让传统村落成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亮丽名片。(李俊峰)$ }, n' {8 h. b7 V/ m7 q
# U1 }% S, T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