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人网

查看: 107194|回复: 0

网络中国节:清明节的由来和历史你了解多少?

[复制链接]

1022

主题

1309

帖子

4812

积分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4812
菜籽
1885 粒
铜钱
8143 枚
发表于 2023-4-4 16: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淮安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
清明节的由来和历史你了解多少?
春意盎然 吐故纳新 清明节源自传统节气
清明历史悠久,既是节气又是节日。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时间约在阳历4月5日前后。这时期气温变暖,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无论是人或自然,都在清明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事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
2021431617418183708_701.png
   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农业是传统社会的主业,为了农事丰收,除祈求自然风调雨顺外,还得请祖先保佑。因此,清明逐渐形成春祭的传统。
   经历史发展演变,清明节吸收融合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禁火冷食 祭扫坟墓 清明节融合寒食节习俗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
   据《韩诗外传》记载,春秋之时,晋国贵族介子推,跟随晋公子重耳逃亡十余年,曾在饥饿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重耳吃。晋文公还国为君后,介子推携母到绵山隐居,晋文公为逼其出山放火烧山,却把介子推和他母亲烧死了。文公得知,悲愤交加,下令清明节前一天,即介子推被焚的日子,家家户户不许烧火,只能吃冷饭,谓之“寒食节”。
2021431617418196803_701.png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除了禁火冷食,还要祭扫坟墓。据《唐会要》记载,“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取代寒食节。这意味着,不仅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如吃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了。
祓禊踏青 上巳节为清明节赋新意
   约从唐代开始,清明节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日,也有传说是女娲造人的日子,更是我国最早的情人节。
   这一天,民间通常有祓禊、祭祀宴饮、曲水流觞等习俗,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的心理需要。
   王羲之《兰亭集序》中也曾写道:“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褉事也。”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踏青的生动写照。
由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因此,后来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
   由此,融汇了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节日。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是人民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节”。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
   如今,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共同的礼俗主题。每逢清明,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回乡参加祭祖活动,为坟墓培上新土,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缅怀祖先。
唐代起清明便有小长假
距今1200多年
   早在唐代,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官吏回乡扫墓,时有耽误职守的事,朝廷便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最初,唐朝的小长假有四天:“(开元)二十四年(736)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唐会要》卷八十二)不久后,唐朝衙门改为放假五天,再往后加到了七天,以便官员们从容地进行扫墓祭奠。由此可见,寒食节已是唐朝隆重的全国性节日。
   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民族扫墓节。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规定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2009年,又改为三天。
   一年一年的清明,一次一次的想念。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记得带着家人,走进远山近水的田园村落,沐浴清新秀美的春日风光,珍爱世界,学会感恩。

文章来源:荔枝新闻

淮安人网提醒您: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贴,共建绿色网络家园! 有事报道热线:85822666 15351717888 淮安人网微信号:hao0517bb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举报电话:0517-85822666    举报信箱:939366@qq.com

QQ|手机版|Archiver|苏B-20130142|淮安市牧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苏ICP备14017563号 ) 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02号

GMT+8, 2025-11-10 16:59 , Processed in 0.421201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