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这是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从切实精简文件、严格精简会议、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等7个方面,作出21条具体规定,为基层减负开出了“制度良方”。 整治“文山会海”,力戒形式主义。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但形式主义却成为这“最后一公里”上的“拦路虎”。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文山会海反弹回潮现象,一些基层领导干部整天忙于会议、批阅文件,开会占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让基层干部跳出“文山会海”。一方面,上级部门要严格控制层层发文、层层开会,发文时明确目的、突出重点,以“短实新”的发文讲清政策意图、摆明工作要求,便于基层干部准确理解把握、充分贯彻执行。另一方面,各级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切实践行正确政绩观,以“短会”“短话”取代“长会”“套话”,确保开会、发文聚焦发展“实”问题、解决基层“真”难题,让基层干部聚精会神干事创业。 破除“权责不匹”,精准放权赋能。越是担子重,越要爱护挑担人。”乡镇承接大量上级职能部门的行政和管理事务,但在实际工作中,相应的管理权限和社会资源却未能同步,承担“包罗万象”事务的“落实权”,却无具体行政事务的“执法权”,形成“大责任、小权力”的结构性矛盾。因此必须坚持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做到科学放权、精准赋能,为基层“蓄力”,将该下放的权限下放到位,不该由基层承担的事务收回上级,实现基层权力基层享,基层事情基层办。同时要推动编制资源、管理权限、项目资金等向基层一线倾斜,让基层干部少一些“为难”、多一些“力量”,为其干事创业创造良好环境,切实提高基层治理效能。 杜绝“层层加码”,激励担当之心。近年来,部分地区往基层下达不切实际的考核指标和脱离实际的任务文件,尤其是在督察检查考核等工作中搞“层层加码”“过度留痕”等行为,显著加重基层负担。《若干规定》鲜明树立了用改革创新的办法为基层减负赋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工作导向,旨在从制度层面为基层“塑”担当、作为之“形”。要倡导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制定相关政策和设定工作目标之前,应充分了解基层实际情况,深入考虑基层的实际需求与承受能力,避免提出不切实际的工作要求,助力基层干部摆脱“过劳”桎梏,“轻装快跑”干事创业。 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按照“制度良方”拿出强有力的工作机制,真正切实做到为基层松绑减负,才能形成求真务实的新风正气,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不懈奋斗。(骆子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