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 u1 u7 f1 t- V1 P# N
8月15日,第二个全国生态日如约而至。这不仅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再次聚焦,更是感受新时代改革开放脉动的重要契机。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向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回信,赞扬他们守护水源地的贡献,并鼓励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者与志愿者继续守护绿水青山,为美丽中国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力量。 绿色发展,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动人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 曾几何时,粗放式发展让我们面临资源、环境等要素的制约,高消耗、高排放的模式难以为继。然而,思想指引方向,理论创新破题,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等一系列理念的提出,我国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如今,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我国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领先全球,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发展质量更高,从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到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再到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培育壮大。 绿色发展的背后,是“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改革在有力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进入“快车道”,绿色转型政策制度不断完善,强化财税支持、发挥绿色金融作用,为绿色产业集群发展助力;生态优势转化路径拓展,《生态保护补偿条例》的施行、生态产品交易中心的成立等,使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更好联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逐渐形成,低碳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改革为绿色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提供有力支撑。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中国在高水平开放中,积极扩大与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以自身的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动力。广交会上的绿色产品、中国新能源产业的贡献、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的承诺等,共建“一带一路”坚守绿色底色,深化绿色基建等领域合作,都体现了中国在绿色贸易、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等方面的努力与担当。中国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新模式“蓝色循环”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这是中国为世界近岸海域塑料污染治理作出贡献的有力证明。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从深入实施碳达峰行动方案,到落实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再到推出各种创新举措。面对各种挑战,中国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改革清单”,以坚定的决心和精准、协同、持续的发力,不断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在绿色发展中,我们深刻感受到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强劲脉动。 绿泽九州,生机无限。让我们笃定信念,沿着改革开放之路坚定前行,以绿色发展为底色,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新征程上,我们必将赢得优势、主动与未来,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胡素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