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 y! }' B1 p+ d! C4 g1 g1 O5 }$ ^ 7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的一部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文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生态为基,和谐共融。从广袤的塞北草原到秀美的江南水乡,从雄伟的秦岭山脉到广袤的东北大地……多年来,中国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始终坚守生态红线。从曾经的粗放式发展导致生态破坏,到如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曾经的污染严重到如今的蓝天常在、碧水长流、青山永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山清水秀,美丽画卷。长江之畔,曾经“病了,病得不轻”的母亲河,在一系列系统治理下,“含绿量”日益提升;黄河两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从森林覆盖率的不断提高,到湿地保护的日益加强,从国家公园体系的逐步完善,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中国正在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丽篇章。青山如黛,绿水如眸。锦绣山河,岁月留痕。这美丽的生态画卷,是对中国式现代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生动诠释。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 理念引领,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动力。“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统筹谋划生态保护修复的改革举措,重塑着人与自然的和谐边界。全面划定“三区三线”,创造性提出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的“利剑”高悬……一系列制度举措为生态保护提供了坚强保障,让生态文明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绿色转型,创新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各地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林业工人从“砍树人”转变为“看树人”,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生态保护补偿条例》的施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完善,碳市场的建立与发展……中国以改革之力探索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努力推动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追求。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正在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强音。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起点上,我们回首过去,改革的步伐坚实有力;展望未来,绿色发展的道路更加光明。生态文明建设,这条充满希望与挑战的道路,正是中国走向未来的绿色航标。在新的历史阶段,让我们共同努力,铸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更加美好的明天。(胡素萍) : B% z) J- C* L8 x6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