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1934年的7月初,在辽宁营口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营口坠龙事件”。据《营口县志》记载,那天黑漆漆的,明明是白天,却风尘四起,隐约像是有大事要发生。
, o: D7 _7 ?: x- _5 R K' ?7 M& r0 z
作为当时事件的亲临者,肖素芹老人在几十年后,来到了《走近科学》,才渐渐揭开这件事的神秘面纱。今天,我们就透过肖素芹老人的回忆,来看看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j& R2 A# u: u: K7 }
c8 `8 p& \; q% ~/ G
% J/ I6 Z, C, h8 \8 L' h
" r2 u" [5 y, B0 `9 K( Q0 ?在1934年的7月初,肖素芹老人在当时,还是个年幼的孩子。她的父亲,是给地主家赶马车的。那天,肖素芹的父亲听说,在田庄台上游发现了一条“龙”。- M% I& d4 V! h# S$ \- u2 @
* H. u! b. h$ v旧时人爱看热闹,肖素芹的父亲便带着她,也加入了观赏“龙”的队伍。肖素芹个子矮,她父亲便把她抱在马背上。当年她9岁,人生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动物”。以至于几十年后,她回想起来当时的画面,依旧是记忆犹新。% x( l w7 j' ^1 ?: Q: g
/ d* N: a, C+ Q- c
$ I" `4 M- K* E' U5 A" M# ], C. ~) P- B5 E
据说那条“龙”,有十米左右,头上的“龙角”也有一米左右。它的眼睛充着血,有气无力地趴在地上。当时的人们,因为没有完全摒弃封建思想。对于鬼神之说,心中还是存在敬畏的。( h% K0 j' s7 s- t e0 f
8 ^4 k$ l; K ~5 ^" G很多人便给那条“龙”,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帐篷,用来防止酷暑。并用水浇在“龙”的身上,让其舒缓痛楚。又过了40天左右,天降暴雨,这条“龙”竟然凭空消失了。( H3 f( K' o: b1 f. _1 a
5 F) d3 H; W7 k% g' V z直到1934年的8月6日,才又有了这条“龙”的踪迹。据说,当时有很多人听见在芦苇荡,有类似牛叫的“呜呜声”,声音震天响,让人心生畏惧。 ]6 J, Z0 B. W! [' T2 Y' W
, i9 R; n1 _4 ]
* j" e- Q- S: y+ c3 W2 A$ d; n
/ s7 s G8 I, }: x4 Q
又过了两天,很多人在那里,发现了一具巨大的动物尸体。而根据记忆,这个动物尸体的形状大小,和之前人们见到的那条“龙”的形状,十分吻合。这件事,在《营口市志》中有记载:* C% F M( o. K& w4 L
) f! m* s& l. P! Z8 s9 r ^- Z" ~
(1934年)8月8日午后,辽河北岸东小街一农民在附近苇塘发现一巨型动物白骨,长约10米,头部左右各有一角,长约1米余,脊骨共29节。伪营口第六警察署将其运至西海关码头附近空地陈列数日,前去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 Q% e: B& F( k: x8 S% k故事到这里,就已经结束了。实际上,在2004年的《走近科学》中,就对所谓的“营口坠龙”事件,有过详细的解释。当事人之一的孙正仁老人,还带去了五块珍贵的骸骨。
! D9 ^$ `: b5 K- R
8 v# ?1 j. R! {* Z0 Y# {" r' h8 m& x3 j5 A" K5 {6 J" T
( c0 q% C0 V, N. g0 j& p
当时的专家认为,当年人们看到的“龙”,应该是须鲸。须鲸的体型巨大,的确有这种可能,不过很快就推翻了这种猜想。因为据当时的《营口县志》记载,那个动物是有“角”和爪子的,这两个东西须鲸都没有。0 O3 w: |: `5 Y7 i+ T, F
5 Z2 F$ r4 m# H8 T: t/ f- |+ X后来又认为孙正仁老人,带来的骸骨,是第四世纪野马化石,而并非是所谓的龙骨。只是这个答案,并没有得到当时的,几位当事人的满意。在他们心中,还是认为有“龙”的存在。. k# D: V* E* `0 o/ f
# [7 I. l: c9 e/ J2 E) ]: B! `6 s
3 j* J% L. Q$ R$ Y& i* x4 q
; E8 J, s. G3 E6 |: Q实际上,在后来《探索·发现》节目中,将“营口坠龙”之谜,又重播了9次。只是当时人们见到的动物,到底是什么,却一直没有论断。只能将其纳为“未解之谜”,希望在未来能够得知真相。5 [: S/ |" r% I! f

& ]0 H- `) W/ q' Y# Y 6 _2 B0 |' y- `2 `* z$ n

7 x4 V: T8 e! Z; N7 c ) T* @5 [4 m: }7 t4 W5 j) k# N

' t) t8 I4 c1 Q+ g( a#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