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 Z* }7 ~( V2 U( Z6 }: G5 S
远方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是从胃和味蕾开始,而外地的游客对一个城市的认识也是从胃和味蕾开始,明代在外地做官的淮安人顾达在病中思念起家乡,辗转反侧写下了“家在新城古刹旁,小桥流水浴斜阳。月明鹤影翻松径,风暖莺声闹草堂。一箸脆思蒲菜嫩,满盘鲜忆鲤鱼香”的伤感诗句,那嫩汪汪、脆生生,吃一口满嘴生津的蒲菜,勾起了诗人对家乡无尽的思念,让人不由得感慨:蒲菜生淮安,此物最相思。
: ~ C" _. M( i& e9 ?1 k
蒲菜是淮安的特产,到了淮安没有品尝过淮安的蒲菜,就不能说真正认识淮安,蒲菜不但为淮安人所喜爱,也是外地游客到淮安必点菜肴,据记载康熙、乾隆皇帝到淮安也多次品尝过淮安的蒲菜。 6 q% R. n* j! L, v& ^
5 h: c# z9 F! J$ d 蒲菜是一种水生植物,淮安河网密布,是生长蒲菜的好地方,淮安蒲菜以月湖天妃宫蒲菜最为肥美。 8 Q% c- l- m- I0 f& x) P
' V. @" i- o* s& `
月湖依傍运河,因湖边遍植扬柳,古时又称万柳池,唐、宋时期就是淮安文人雅士诗酒唱酬的好去处,其中“月映仙桥、云封鹤井、柳堤烟雨、茆茨灯光、野寺晚钟、芦汀雁集、远浦归渔、疏林霁雪”八大景观更为人津津乐道。
4 m( F6 j" c6 E! m4 [0 Z/ |& f# R \# y! v7 G- q
淮安是运河水运要道,保佑水上平安的天妃宫也成为船民及其家人祈福的必去场所,天妃又称天后或妈祖,民间有天妃娘娘蒲草化木护舟的故事,明代淮安乡贤潘埙曾这样描写天妃宫:“城约风烟半浸湖,水晶宫殿照蒲菰”,去天妃宫敬香,请天妃宫蒲菜斋饭和蒲草,一时间让船民趋之若鹜,天妃宫蒲菜就像是一道平安符,保佑着船民们的水上行程。0 b" ]2 [* s; J0 L, g
' L+ j; d" Q) I7 K6 R
李炳成家世代居住在月湖边,祖祖辈辈靠种植蒲菜为生,到了李炳成一代,在淮安开起了以蒲菜为主打的狮王府饭店,说起天妃宫蒲菜,李炳成如数家珍,天妃宫的蒲菜又白又肥又嫩,得益于蒲叶和蒲根烂掉以后常年积留形成的活性的淤质,这种淤泥就像温床一样给蒲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天妃宫蒲菜上千年来都是这样的品质。
9 w+ K& Q1 c O5 p( K7 G. f4 `& q/ v3 S o0 r! S1 r/ {* ^
李炳成的父亲李步銮十三、四岁就开始采蒲,他告诉我们,蒲菜从二月开始采收,一直能采到八月,二月时,河里还结着冰,那时候都是穿着裤头甚至光着屁股下河采蒲,浑身冻的直打哆嗦,上来后两个腿都麻木了,蒲正常长三年到五年,蒲根就老了,就需要重新栽植,栽得好八月节就有收入了。 ( i8 V+ s! W; h. F9 K, e4 f, l4 v
天妃宫的蒲菜没有污染、蒲茎洁白如玉,是不可多得的美食,蒲菜可以扒、扣、烩、拌、 炖,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蒲菜水饺曾上了《舌尖上的中国》,李炳成自豪的说:“我们天妃宫蒲菜烧出来的汤都是白汤”。 , |, a# Y2 B4 Q8 _# A' U
蒲菜的价格随季节而变化,不同的季节价格大相径庭,冬天严寒彻骨,需要光着膀子一棵、一棵地找,这个时候的蒲菜最贵,曾经卖到过一万元一斤,就这样蒲农们也不愿意采割,因为冬天的蒲菜都是来年的种子,采一棵,第二年湖里就会少一片。清末民初著名学者段朝端有诗为证:“春蔬那及吾淮好,入馔蒲芽不论斤”。
8 D8 C2 \% j! \! r+ P
蒲一身是宝,蒲的嫩茎可以食用;蒲棒可以做成枕芯,在过去物质匮乏年代,蒲棒还被当作蚊香使用;蒲叶可以编成各种生活用品和工艺品,如:凉席、蒲包、蒲扇、蒲鞋、蒲垫等。种蒲、采蒲也让蒲家人过上了小康生活。
- T9 g2 F3 d" h6 D+ V, R# _1 V
来源:淮安人网 / 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