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人网

查看: 192888|回复: 0

[淮安文史] 淮安大事记(一):史前时期—隋朝

[复制链接]

1970

主题

6105

帖子

1万

积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1211
菜籽
32513 粒
铜钱
31955 枚

版主勋章app勋章新人进步奖活力之星奖爱心奖活动达人.gif天蝎座优秀版主奖资源大师奖

发表于 2020-4-6 08: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淮安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淮安大事记
(一)
史前时期—隋朝
作者:政协文史办  来源:文史淮安

. \; K" V% h3 @' `6 v; @
————史前时期————
    约公元前5000-前4000年,原始人类在境内东北乡青莲岗一带活动、生息和繁衍。20世纪50年代,曾发现其石器和陶器等遗存,定名为“青莲岗文化”。
& B6 k  C3 b9 u( ?- p
————夏————
, C& @8 U& J! w' u+ F' ]* ?
    夏朝初年,大禹治淮水,“使淮水永安”。淮安曾建造禹王庙纪念。' O% ?6 s$ ?4 f# R4 y
    夏朝末年,从后相起,夏王屡攻淮夷。

7 E% X! U) \" v( C" o1 U
————商————
. |) y$ x2 k- G, K2 S3 g3 i
    商朝末年(约前12-前11世纪),青莲岗人使用铜鼎和铜。20世纪80年代,曾出土这些遗物。8 g7 x; V, w2 m9 @( ~3 q
    商朝末年(约前11世纪),纣王屡伐淮夷。
2 F5 a  N0 X! j' L, E5 k4 m( V
————西周————
1 ~0 d9 G: l3 y9 v4 \. Y- O; K% N
    成王初年(约前11世纪),商纣王后裔武庚串联淮夷起兵反周。
% r4 Q7 J4 O" C/ B    厉王时期(约前9世纪),淮夷攻周。
: ^( a  F8 n; H$ L# n+ B    宣王三十九年(前789),宣王征伐淮夷。
7 X, @4 s! w0 g& K9 t6 E- C9 [& t
————春秋————

8 u: P; Y. F0 x7 _, b0 j3 ?) i
    周景王七年(前538),楚灵王到河南南阳主盟,约见淮夷和其他各国诸侯,后进攻吴国。+ f$ e, _7 s7 ^5 m, W2 U
    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吴王夫差从长江边邗城开凿邗沟(即古运河)到山阳池北求口入淮河,沟通江淮,山阳镇开始兴起。) w! {/ o8 M4 k4 V; v2 ~/ W/ e
    周敬王三十八年(前482),吴王夫差经邗沟到河南黄池与晋定公、鲁哀公等会盟。

: |/ g. E4 @' f; v% P- [3 o6 ]+ }
————战国————

( ?/ U6 o; d' j/ z  b- _( l4 ~
    周元王三年(前473),越王勾践灭吴、淮安地域隶属越国。& W. P: Y* `6 m& d! T7 b
    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楚威王灭越,淮安地域改属楚国。
9 o' g+ {4 |0 L- @: R- H5 o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秦王灭楚,置淮阴县,属东海郡,淮安始建县。
; N' o- V8 Z3 @( p- M- u& K8 h
————秦————
: c" x  ^% l/ G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南巡,上会稽勒石颂德。后渡江北上,经邗沟,转淮河,北至琅琊。' J) e8 J% s- B* }
    秦二世二年(前208)韩信投奔反秦起义军,追随项粱,不久归属项羽,任郎中。

& q; A7 J% s9 T, d! S. I
————西汉————

" e7 M- y- l% }$ n2 n; H
    高祖元年(前206),韩信离楚归汉。始任治粟都尉,不久任大将军,后任左丞相、相国、齐王等。
" [+ Q# u" m6 c5 b: ?8 c2 @    高祖五年(前202),垓下决战,韩信大破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汉王得以一统天下。韩信和萧何、张良被尊崇为“兴汉三杰”,汉改封齐王为楚王。
& X; L( P/ }9 k: I$ W& n    高祖六年(前201),韩信归里,赐漂母千金,赐南昌亭长百钱任命曾辱己干胯下的青年为楚中尉。后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幽禁长安," D# B4 Q3 O! D/ A
    高祖十一年(前196),韩信被吕后与萧何诱杀于长安长乐宫。
9 l# E1 {3 }3 p8 A    前元元年(前179),齐、楚地震、大水。
6 D" u. e  A5 ]    前元三年(前154),枚乘以善谏,被景帝刘启拜为弘农都尉,不久称病归里。武帝刘彻即位后,他应召赶京途中病死。其子枚皋被拜为郎。枚乘父子皆辞赋家。邑人命名“枚公河”和“枚里街”,并修建“枚亭”纪念。
& C- r1 y9 {# z: E    元光三年(前132),黄河决堤,淮泗十六郡泛,监成灾。( P7 |6 q$ u% w/ G; L: b
    元狩六年(前117),划广陵郡、沛郡东海郡毗邻地区为临淮郡,析淮阴县-置射阳县,皆隶属之。
- ~" y# k) v# o2 R  t) I. K    元封二年(前109),黄河决口,入淮河、泗水。
+ u3 \3 a- P( u6 b/ N5 [    元始年间(公元l-5),黄河决口,入泗水,夺淮水。  J# c( Q5 k9 f$ c- f
    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上莽称制。改临淮郡为淮平郡,改淮阴县为嘉信县,改射阳县为临淮亭。

8 G/ U; j! m' g; S2 t& V! o' ^
————东汉————
8 M! C+ B" i& j8 F& H  i! g
    建武元年(公元25),恢复旧郡、且名。
1 }' I6 [3 X( W& u. L' e7 E    永平十八年(公元75),京师及兖、豫、徐3州大旱。
" u5 P- q: ]% j- x: B    延熹十年(167),青徐州旱。! X& K% E2 s$ i; F
    熹平元年(172),臧昱奉诏上任扬州刺史,平定句章暴动,后升任中郎将,出使匈奴,官至太原太守,史称“达于从政,为汉良吏”。
) [! O" b8 ~/ A; T, c    中平五年(188),山阳、彭城、东海、琅琊大水。+ L6 }1 @* f% {
    初平三年(192),臧洪寄寓袁绍,被委派为青州刺史,后调任东郡太守,因援救盟友张超为袁绍攻杀。2 d7 [! W* f5 R5 b( U6 u$ `
    建安五年(200),广陵太守陈登开筑邗沟西道,自樊粱湖入白马湖,从此南北交通不再绕道博芝湖和射阳湖。! s! L# U0 S8 U) J4 C0 J4 A4 z. V
    建安二十二年(217),陈琳病逝。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著有《陈记室集》。

5 {; G: G% P9 o$ d
————三国————

* y2 E2 R8 {, U: G6 Q
    吴赤乌十一年(248),步骘逝世,官至吴国丞相。
8 r- c7 j- T+ C" \" N5 {6 I
————晋————
8 \+ T0 {, E( T7 k7 K5 a3 I. s) q4 P
    泰始二年(266),修建龙兴寺。
' o9 M% W2 n# N8 t  @: r" g8 T1 x2 s    永嘉年间(307-311),月氏国憎几竺昙摩罗察携天竺国经卷至龙兴寺进行翻译,朝夕不辍,计译350卷。* m0 ?+ l- p. I
    建兴元年(313),奋威将军祖逖领兵进屯淮阴,制造武器,招募壮士,准备北伐。3 Y' e1 P- e% h
    大兴二年(319),修建尊圣塔,后改名文通塔。
. v5 q5 F$ z* A' c5 M    太和四年(369),荆州刺史桓温北伐失利。退屯山阳。
- ^# ?% j. ]+ ^1 G8 w    义熙四年(408),征虏将军刘道怜坐镇山阳,督领淮北渚郡军事。
/ |% f9 D; D6 `4 ~, b9 k4 ^# P    义熙七年(411),从广陵郡、临淮郡析置山阳郡,并设山阳县,郡治山阳城。辖山阳、左乡、东城、盐城四县。

* E* M4 X: u$ `8 V5 d. C
————南北朝————
* ~4 L1 \( J/ U: O) d( D, H, @
    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山阳张休宗获白鹿。, o* I: T5 s0 P3 ^: m# M
    太平真君五年(444),徐、兖、青、冀四州大水。
8 o5 M8 d! }8 V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山阳大守萧憎珍送粮仗给盱眙守军,并蓄水灌敌,使魏师从山阳撤走。
; P$ G+ x; o& b; ]    宋大明元年、北魏太安三年(457),山阳获白麋,内史程天祚献与朝廷。
( k' w, b/ X9 q: k; ]+ `' |    北魏皇兴四年(470),淮水枯竭。
) t* o* [' q4 c( S3 \/ K    北魏延兴元年(471),大旱、淮河干涸。
" D# h) b( `1 T% B7 l: |    齐永明七年、北魏太和十三年(489),于盱眙、山阳二界间立东平郡于淮阴,领寿张、淮安二县,寿张割山阳官渎以西三百户置;淮安割直渎、破釜以东、淮阴镇下流杂一百户置。山阳与淮阴划壤而居。
/ o  t  h, x$ L  P* F- e    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淮水变赤如血。
, P5 N  ]. e' `3 C9 W1 j. E    北魏正始四年(507),三月春水砭,淮水暴涨六七尺。
3 |0 s( n! L6 I: t' c    北魏延昌三年(514),淮城大水,城破。淮城周围村落十余万口皆漂入海。翌年,淮水、泗水冰冻,死者不计其数。
" b0 B7 q+ }  {    北周大成元年(579)吴明彻攻北刷失败,将士三万人降周,吴明彻被俘,淮南北地皆入周。山阳等九郡百姓向建康大迁移。
$ q: P) l+ {1 D$ }# o
————隋————

1 K9 z9 D2 i/ i
    开皇三年(583),置楚州,辖淮阴、山阳、阳平等郡。
, F$ j! G) T5 y4 {. }    开皇七年(587),文帝疏浚邗沟西道(即山阳渎)。
3 g, B8 {. a! Y3 d    大业元年(605),征发民夫拓宽扒深山阳渎。河宽四十步,堤上筑大道,路旁植柳。1 s; K0 ]$ a3 c- ^& C& b
    大业初年(605-610),淮阴县并入山阳县,不久又划出。此后如此并划数次。
( N7 y$ h# Y0 W    大业十三年(617),大旱,江、淮数百里水绝无鱼。
, y- Z" z6 n8 X. e
以上文章转载来源:文史淮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分享淮安历史文化知识,如不宜传播请联系删除。
淮安人网提醒您: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贴,共建绿色网络家园! 有事报道热线:85822666 15351717888 淮安人网微信号:hao0517bb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举报电话:0517-85822666    举报信箱:939366@qq.com

QQ|手机版|Archiver|苏B-20130142|淮安市牧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苏ICP备14017563号 ) 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02号

GMT+8, 2025-4-12 21:10 , Processed in 1.497603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