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独钓月色 于 2019-8-6 09:22 编辑
1 `" D% k7 @3 Y1 [+ o7 e; o
$ W% r" w6 v4 H2 s7 W% }5 E5 J行 思 榷 关 Q. X+ g0 R4 x ?
张顺志 n( E0 ^. b* [" l2 G/ I/ u7 T" _
说淮安的板闸榷关,眼前就会出现一根根桅杆,一面面布帆,一叶叶木舟头尾相接,数百只漕船排成近十里长的队伍,兀自横流于里运河的苍茫深处。, e5 `9 o% D3 [. ?0 U& T7 r
将眼睛再移到近前些,呀,碧水翻涌、泛着古意的里运河,两岸绿草和起伏的芦苇。伴随运河而兴的板闸,原是九省通衢,扼守一方的漕运、盐运、榷关及邮驿之机杼,同时又是商贾云集之所。那时,这些因等关的食盐、丝绸等商船就泊于板闸河堤。来往人员等候过关时,常常就近在板闸餐饮、投宿、短憩。大量的外来人口,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贸易的兴盛。板闸街市酒浮花影,霞色斑斓,南船和北马,不分昼夜。沿街的店铺五花八门,那些茶食店、杂货店、布店、药店、花坊,当然,这里还有许多为船家服务的诸如木匠店、缆绳店等,叫卖之声杂沓,交流之声此起彼伏。榷关大楼犹如镶嵌在板闸的明珠,青砖黑瓦坚守的时光慢慢地数着浪花,在古石堤不紧不慢丈量岁月,在船帮纤歌里,有着狭长而久远的记忆。
* v/ e; M% Q+ S3 ]6 X- T 丛丛芦苇之间,荷叶田田,那叶中伸出的一株又一株的荷苞,似一枝枝彩笔,画出了荷的清新、秀美、迷人。岸边林青草绿,让人心旷神怡。水面野鸭成双成对,戏水捕食,野趣横生,让人心生诗意。这就是我眼前的一幅画了。古朴、厚重、典雅的榷关遗址公园,散发出一缕缕历史的厚重气息。行走在步行绿道,确切地说,是走在古老的里运河边上,目迷风景,次第转换,气势恢弘的牌坊,错落有致,给人一种明丽素雅和层次分明的韵律美感,围屋似的院落,站在透明得发亮的水天中,历史的气味让人感受到旧日时光的氤氲,犹如走入长长的历史通道。它仿佛有一种魔法,走进去会让人心安,让人沉醉,舒适而敞开的祥和,像雾霭一样缭绕于浩浩渺渺的水面。尤其码头边的几棵大树,枝干远远地支撑着一段河面,心情愉悦地融入潋滟的波光。2 r4 Y. g/ o# F9 c+ L
我站在码头上,向远处眺望。由远及近,只看见清清的河水缓缓的流淌,孩子们在桥上蹦蹦跶跶,童音飘散,宛如清脆的音符。一声响过一声的蝉鸣及至河中,又被河风稀释。河风拂面,拂过肌肤,一阵又一阵的清凉。我背倚大树,望河,望岸,望雄居堤岸的榷关大楼。耳边似听到遥远的船工号子:“咳——唷,咳——唷,”船工们拉着古老而沉重的木船与狂风烈浪对峙,像刀对刀、剑对剑一样艰难前行。任纤道坎坷,任河风剧烈,任河浪猖狂,他们的脚像铁钩钢桩,十个趾头深深地掘进纤道,号子从低沉喊到高亢,从高亢喊到低沉,他们把所有的力气全部凝聚于一根纤绳上,我对这像画中的行船最执着的奔放和最宽广的张扬向怀敬意。5 h/ q/ Q6 N3 ~1 O- N8 a
我爬上榷关旁静园路大桥,从高处看榷关就像泊在里运河畔的芙蓉,阳光下的水面像一片片芙蓉花瓣,泛着柔波细浪。摇曳生姿间,风又揉碎一瓣瓣芙蓉,漫生出水雾氤氲,里运河更意浓朦胧了。此时,我心存感谢,感谢里运河河深水远,才保存了这些文化遗存,也感谢上苍的厚爱,把里运河撒在这里。这位双鬓浸染的智者,用亘古的沉默和粗砺的冷峻,说尽漕运的沧桑。
1 p/ N$ g4 F# Y* G* [1 H 我遥望沿岸无边苍郁的芦苇,面对里运河,面对榷关遗址公园,许多绵长的情愫,被压缩成了一些简单的词,比如博大,比如丰富,比如悠远。在金色的映照下,这些词语如蝴蝶般翩跹起舞,又如水晶般熠熠生辉。顺着它的方向,我的内心会走向另一些词,比如坚守,比如依恋,比如家园。这些词,带着根须一样的力量,深深扎进了土壤,把我们的情感和这条河流,紧紧攥在一起,在心中深扎,所谓乡愁,正是从这些显见的文化遗存中浸出。正如一个人要有知音的理解,一条河也需要经典的解读。6 B: z* Y8 V2 q
夕阳染红下的榷关,更是一道别具魅力的景致。拽一片白云就是目光追逐的底色,扯一缕青风就是心灵寄托的诗笺,掬一捧清波就是动人的歌谣。每一次深情的凝望,都唤醒美好的时光,心中分外安宁。$ \$ ]' f# V3 k! }
6 i& u1 b- [% b" ^ | 7 L/ l: f0 b; u9 M- y1 l8 D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