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节到来,许多儿童出现了发烧、咳嗽、咽痛、流涕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让家长们担忧不已。淮安瑞济医院儿科专家黄建玲主任表示:儿童呼吸道感染可能是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单一病原体感染,还可能是混合感染;由于冬季气温骤降,昼夜温差较大,儿童呼吸系统正处于发育阶段,抗病能力较弱,与成人相比更容易被呼吸系统疾病侵袭。
那么,不同呼吸道疾病都有哪些症状?该如何应对?出现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怎么办?不同呼吸道疾病,家长如何应对?
1)支原体肺炎
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具有传染性,可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咳嗽,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发热以中高热为主,持续高热者预示病情重;咳嗽较为剧烈,可类似百日咳样咳嗽;部分患儿有喘息表现,以婴幼儿多见,肺部早期体征可不明显,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呼吸音降低和干、湿性罗音。
该病潜伏期较长,平均为2-3周;阿奇霉素、红霉素等大环内酷类抗菌药,目前为首选治疗药物(具体用药请遵医嘱)。当患儿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咳嗽,呼吸困难时要及时就医。
2)流感病毒
主要分为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引起流感季节性流行的主要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
早期症状:突然高热,往往伴有全身症状。一些比较大的儿童会说头痛或肌肉关节酸痛;年龄小的孩子不太会表达,通常表现是精神状态跟以往不一样;小婴儿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不好好吃奶、甚至少动等。
当患儿出现持续高热3天甚至更长时间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寒颤剧烈咳嗽、呼吸加快或者呼吸困难严重呕吐、精神萎靡或者不愿意交流嗜睡,或者哭闹不安、惊厥等表现,要尽快就医。
3)呼吸道合胞病毒
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5岁以下特别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也有部分年龄较大的儿童感染。
感染后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可以表现为症状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或中耳炎,也可以表现为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早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大部分局限于上呼吸道,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和声音嘶哑等,查体会发现鼻黏膜、咽部、球结膜鼓膜等处充血、水肿等现象,同时往往伴发热。
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主要是采取对症治疗;对于一些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吸氧、呼吸机治疗、雾化、用吸痰管排痰等。
4)腺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病毒
这些病毒是呼吸道感染中常见的病原体;没有特效治疗药物,以观察病情变化和对症治疗为主。
腺病毒:部分型别感染可能在两岁以下的儿童中引起比较重的腺病毒肺炎,症状表现为持续高热,经过一般治疗往往没有缓解,同时伴有呼吸系统明显的改变,像呼吸费力、明显的咳嗽喘息,甚至出现精神方面的改变。一些比较大的儿童可能检测出腺病毒阳性如果没有明显的下呼吸道感染,可以在家对症处理。
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等:正规护理、对症用药、适当多喝水、多休息。少部分免疫功能低下的或患有基础疾病的患儿,在特殊情况下当病毒侵犯到下呼吸道可能引起比较重的感染,需要临床医生鉴别诊断。
5)出现混合感染怎么办?
混合感染是同时感染2种以上的病原体,临床上的“混合感染”多数以病毒、细菌、支原体的组合为主。
早期鉴别诊断很重要,多数医疗机构能够对流感病毒、新冠病毒、支原体等做检测。如果流感或新冠病毒合并支原体感染或合并细菌感染,通常需要加用抗菌药物,同时给予退热、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抗菌药使用需医生指导);对大多数患者而言,遵照医嘱居家规范服用药物、多饮水和充分休息后,病情可在1至2周得到缓解。
如果发热持续时间超过72个小时或体温超过40°C,或频繁咳嗽以致影响正常生活,或出现胸痛、喘憋、咯血、呼吸急促或呼吸床难、精神差、频繁呕吐等症状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 如何预防儿童呼吸道感染?
; O# E& b- F7 I- d [
1)注意咳嗽礼仪,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衣袖或肘部遮掩口鼻;
2)加强室内通风换气,保持房间内空气新鲜;
3)经常碰触的物品,如门把手、水杯、餐具、玩具等,勤消毒;
4)保证充足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均衡饮食;
5)不主张孩子带病上学,多子女家庭做好相对隔离,以免相互传染致病。
6)不聚集,尽量不去人员密集区域;必须出门时,注意个人卫生防护,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资料参考来源:人民日报、健康中国、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
9 q7 y& w" k& v. D咨询了解
联系电话:0517-84808120 / 15380670132(微信同号)
医院地址:淮安市淮阴区曙光路7号(长征小学东门对面)
【扫一扫 了解更多信息】
3 [( t7 U) P$ }" ?# M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