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 H) r0 y1 E K. Q
+ V) J; Y+ H/ L- C
第2期:走进镇淮楼
4 E* L2 n" u& }8 c" u4 Q
; d( L% R& h+ Z4 o4 c* p% v新春佳节,屹立在淮安古城近800年的镇淮楼张灯结彩,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南北两门分别挂上了金字红底的巨幅春联,开启了淮安癸卯年(兔年)春节新气象,为整个城市带来了浓浓的年味。
# H/ ]( T' N2 w$ ?# @+ {3 h( D
舞狮表演、擂鼓、古琴表演
% o% t5 @; B2 E" [* a7 {. ]; j. X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船表演 + f" K9 {: M t" \8 `, I9 [0 E
挂春联是我国传统年俗,将传承千年的楹联、书法、春节民俗与著名地标建筑镇淮楼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并在春节这一传统佳节中呈现,展示了淮安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文化和独特内涵,撞钟祈福、舞狮、古琴、花船、汉服表演等活动精彩纷呈,吸引了大批游客和市民驻足观看。 0 f6 c( U( N2 b& f: q6 w
本期我们一起走进镇淮楼,和大家聊一聊春联、景点建筑的故事。 6 X5 m4 q, q* N
赏名家春联
# Q+ H4 g8 d. `6 u2 a镇淮楼联(北门 ) 瑞气腾腾,骋怀大地阔; 运河涌涌,极目楚天舒。 ——卢顺贞 撰、邵希平 书
N- }' A* T8 Q- s2 D( g* D【春联解读】 此联篇幅不长,但是气势不凡。紧扣位于“运河之都”古城淮安中心的镇淮楼,想像登楼远眺,游目骋怀,所见所思,充满自豪感和对工作、生活的必胜信心。“瑞气”,增强了春联的喜庆特色。另外,腾腾对涌涌,骋怀对极目,大地对楚天,阔对舒,对仗工稳,运用叠词。尤其是妙用毛主席“极目楚天舒”诗句,不仅增强了文采,又因淮安古称楚州,使人有妙不可言之感。全联读起来简洁、畅快,意蕴深厚,抒发了新时代的豪情。 + V7 l, N4 U- N- X2 c
【楹联作者简介】 卢顺贞,别号东海钓鳌客,淮安区楚州中学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华诗词学会、江苏省楹联研究会会员,淮安区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区老年大学诗词班教师,淮安市首届“十佳青年诗人”(现场比赛第一名),有多副对联在各类大赛中获奖并在楹联报刊发表。
! @9 h7 ]9 V8 Y, V1 C' U/ ~$ J【楹联书写者 邵希平简介】
& p. x4 {2 |) m8 \0 @6 @邵希平,号天翔,男,1943年生,淮安区漕运镇(原南闸镇)人,全国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生平被英国《剑桥国际名人录》收录,书法作品作为江苏省委省政府、江苏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礼品赠送多国元首和国际友人。
6 V4 [! ?, W% Q$ K; D% \" x
历任南京大学教师,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翻译、科长、处长,江苏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副主任,江苏省海外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书画创作委员会副主席、全国艺术品评估中心评委,江苏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中国颜真卿书画院常务副院长。
1 e4 k2 w$ K. O; y& N8 {0 R
书画艺术师从胡小石、林散之、陈大羽等。自幼酷爱书法,初习唐楷汉隶,继学宋人行书。六十年代初,在南京大学期间参加胡小石先生指导的书法研究组,悉心研究米芾、王铎、傅山并广涉各家。七、八十年代,向林散之先生请教草书技法,得其长锋用笔、水墨变化、虚实传神之妙。八十年代初,当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首批百名会员。 书法风格缜密婉约,浑朴雅逸,兼绘画,精行草书。著有《邵希平书法集》,作品多次入选国际国内重大展览并获奖,先后被收入《当代书法名家作品集》《国际书画名人作品集》《中国五十家作品集》(日本)、《中国当代书画作品集》(日本)等多种国内外出版的书法作品集。 长期从事书法对外交流,七十年代末开始,先后多次作为书法家代表团成员访问日本;八十年代,应邀访问菲律宾大学亚洲中心、荷兰鹿特丹荷中友好协会和法国马赛讲学,专题介绍中国书法艺术;九十年代,多次应邀参加中日、中韩书法家交流活动,主讲的《书法入门》光盘以汉语、日语、英语、西班牙语等四种版本行销日本、东南亚和欧美14个国家和地区;二十一世纪,作为江苏省文联德艺双馨艺术家成员,多次赴香港、山东、山西、广州、安徽和南京军区、江苏武警、公安等地慰问交流。 镇淮楼联(南门)五水润淮,鼓壮千秋韵; 三城揽胜,楼襟万里春。 ——梁寿海 撰、顾工 书 【春联解读】五水润淮,首句开门见山地对淮安城史进行溯源。淮安区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依水而建,因河而兴,“五河”(即大运河、古黄河、盐河、二河、沂沐河)汇聚,养育了淮安人民,造就了千古人物,也绘就了千年运河繁华图景。当然,历史上水患也曾给淮安人民带来不幸。古人建镇淮楼有安澜淮水之意。淮水奔流,战鼓声壮千秋韵。解放后,淮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通过治水、兴水、护水、乐水、融水等系列建设工程,真正实现长治久安、强区富民。 “三城”(即淮安有老城、新城、夹城)揽胜,继往开来,登楼望远,无限风光直奔眼底,时值兔年春节,更令人有襟怀万里春风的时代感。 . E2 @* y' [9 T
此联作者运用两组数字对(即五水对三城,千秋对万里),一个嵌字(鼓楼)对,(淮安民间称镇淮楼为鼓楼),通过人格化的手法切时、切地、切史、切景,彰显淮安地方人文风情,充分展示当代社会安宁祥和的新气象。
; ?" O/ L& j" I" U' r
【楹联作者简介】 梁寿海,淮安人,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淮安区诗词楹联协会副秘书长。
% b- V3 C, s5 }- l a 【楹联书写者 顾工简介】
, {0 b6 P3 y2 s9 D, c) `/ w顾工,1973年生,江苏淮安淮城镇人。东南大学文学博士,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后。
) b9 l2 f( o, r历任江苏昆山书画院院长、国务院参事室《中华书画家》杂志社编辑部主任、上海韩天衡美术馆馆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员、文博研究馆员、一级美术师、(全国)教育书画协会篆刻艺术分会副会长、江苏省篆刻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供职于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 * c! m; f( A& G3 [, e
书法篆刻作品和论文数十次入选全国性展览和研讨会,曾获“世界华人书画展”书法金奖、西泠印社“重振金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最高奖、“全国首届篆刻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全国第十届书学讨论会”优秀论文、“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等。出版著作多种。 镇淮楼
$ t; T" n( y! E- }; M% L
* P" a# {% }8 X镇淮楼,原名“谯楼”,始建于宋代1226年,距今将近800年的历史,楼为砖木结构城楼式单体建筑物,下层为台基,中有城门洞,上层为二层山楼,全楼通高18.5米,东西长36米,南北宽26米,造型优美,敦厚坚实。它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淮安的城市中心,与总督漕运部院、淮安府署在同一中轴线上。现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3期 我们一起走进淮安古城“龙脉”之地龙光阁继续和大家聊一聊春联、景点的故事敬请期待!
4 e7 ?3 U4 G2 _( M, E1 z
) ~% E5 N. u' ?5 g/ K, ?.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