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读报 于 2022-12-17 09:07 编辑
《我心归处是淮安》
讲百姓故事 听百姓心声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城, 一段珍藏于心的回忆, 既是难忘的故事, 始终散发着其独特的魅力。
本期人物:李晓红
他今年65岁,淮安市淮安区人,也是淮安区拥军协会会长、淮安市“十佳拥军模范”。他做过知青,当过工人,下岗后干起了婚庆主持。
30多年前的一次慰问演出,让他从此与军营结缘。自1987年走上拥军之路起,他把那份对军营的热爱、对军人的崇拜,化作了铿锵的步履,进军营搞演出,帮部队搞建设,给战士送美食,开展拥军活动500余场次,为驻军部队节约开支超过30万元。
躬身践行、情定军营 ——将拥军活动当作事业干 1987年的一次偶然机会,李晓红随文化馆艺术团到驻军某旅高炮营慰问演出。在舞台上,他浑厚的歌声和幽默的表演博得了官兵不断的掌声,从此他与军营结下了不舍的情结。 官兵们在艰苦条件下刻苦训练,让他感受颇深,为了让战士们看到自己的表演更开心,他潜心学习,多层次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同时,李晓红为建设中队特色文化队伍,他积极邀请地方腰鼓、吉他、书法、健身等各类专业人才来队,使官兵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歌声。
春风化雨、关心战士成长 ——无私奉献感动军营 他不仅千方百计丰富了部队的文化生活,还十分关心中队战士的思想情况,他也被尊称“名誉指导员”,成为战士的身边人、知心人,从下放知青到地毯厂,再到下岗创业,他总是会用自己的经历和体会与官兵畅谈,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多的时候,他总是以老大哥的情怀关心年轻战士的成长。 呕心呖血、常在军营 ——默默当好“编外指导员” 李晓红把最真挚、最淳朴的情感倾注给了军营,三十多年来,他在拥军的路上一路前行、热情不减。没有人记得清他究竟放弃了多少个节假日,用来丰富军营的文化生活;没有人数得清他到底多少次同战士们促膝长谈,来滋润士兵的心田;更没有人记得清他在拥军上的投入,单单在文艺演出方面,就为部队节省开支近30万元。 李晓红是个闲不住的人,始终发挥一名共产党员的余热,虽然一辈子没有当兵,但是始终把自己当成一名战士,他有一个笔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他所有安排的活动,全是与部队有关的记录,历年退伍老兵的名字都在上面,有记录问题的,有记录心理活动的,这都是他的拥军经历,也是战士们成长的心路历程。 拥军路上的李晓红,每年年关无论多忙,有一件事“雷打不动”,那就是为部队战士做年夜饭。 黑板报一直是我军基层中队一种快捷、简易、方便的宣传型式。11月12日,李晓红接到武警淮安支队执勤二中队丁指导员的请求,帮助指导该中队出一块高质量和高水平的黑板报,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 李晓红接到任务后,首先想到的是多年来一直支持帮助李晓红拥军的著名书法家陈定国老师,由于陈老师身体不适,他特地推荐了书法老师杨冬梅女士一同前往帮助解决此事。 经过二天多的努力,李会长手把手,从制作黑板报的基本要素:工具配置、板面设计、计算、草图、配色、报头绘画、标题刻印、文字安排等等,都给配合学习的战士们进行讲解和示范操作,让大家初部了解了黑板报制作的全过程。 在李晓红、杨老师和战士杨凯共同努力下,一块高品位、高质量的黑板报展现在武警战士面前,并得到了大家一致认可,认为以后一定要以此黑板报的高质量要求自己,搞好基层中队黑板报的宣传报道工作,使该单位政治思想工作更上一层楼。 对李晓红来说,拥军不只是一个名词,更是一生的追求。执着于军营、衷心于军营,就是这样的坚持与执着在驻淮部队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综合来源:网络
《我心归处是淮安》
往期荐读 【荐读】一张合照背后的故事.....【荐读】记忆中的老淮安体育场...
【荐读】想念儿时,家家必备的这道美味...
【荐读】怀念镇淮楼西路的这家老店!
【荐读】家乡流均的风土人情——“坐桌子”这里
人人都是城市故事家
人人都是城市聆听者
征稿热线
13338900444(微信同号)
邮箱:511571682@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