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人网

查看: 204183|回复: 0

[学校] 新高考中,研究性学习已成“必修课”

[复制链接]

1147

主题

3664

帖子

4623

积分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4623
菜籽
17906 粒
铜钱
16433 枚

app勋章新人进步奖优秀版主奖

发表于 2020-10-13 09: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淮安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欧莱全有机 于 2020-10-13 09:17 编辑
/ w* Z" T( D0 f! ?8 h2 b% g# u; {' C8 `$ _4 t0 ?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
; R- ^. Y7 ?7 H: P) j/ R
) K# V0 q1 G6 v- u; Y8 Z
      新高考改革浪潮下,综合素质评价成为高考招生的重要参考,而研究性学习是各省市实施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被重点关注的评价内容
5 P3 F! T" Z5 I6 e, e; l

0 j5 v5 L9 |# C: s. X$ N5 c
     为什么要进行研究性学习?

' b  y8 f5 a1 }4 r4 I: f9 j
1、研究性学习是新高考要求的必修环节

新高考改革从2014年开始试点到2018年各省市开展新高考招生,考生录取原则由原来“依据高考统考科目成绩”改为“两依据、一参考”,即依据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再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新高考后,考试成绩不再是唯一的评定标准。

3 h3 A, a  ^6 J9 q8 k. ?$ E2 t; @9 z

以上海地区的综合素质评价为例,《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明确把4个方面纳入评价范围: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 c8 E' R5 h! B  ?

其中“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重点记录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科技活动、创造发明等情况。2017年起,上海市在推动高等学校自主招生过程中,将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作为高等学校自主招生的参考。


- `* B  \( L  R2 O; g7 j

与此同时,各高校为适应新高考,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求已经在特殊类型招生中逐步显现。

9 z" [- f( n$ L

从结束报名的强基计划来看,虽然是首次实施报名,但报名人次已超130万,远远超过历年自主招生的报名人数,可见强基计划的火热程度。其中,清华、北大报名人次均超过6万。


  {) C" k. R1 V+ U8 }5 L    而针对报考清北的考生来说,高考裸分已经无法区分梯度,那么考生综合素质信息将变得十分重要。对于那些在高中阶段就认真完成研究性课题的同学,面试官们将会围绕你的课题进行面试,问的是你有所钻研、有所准备的话题。在自己所熟悉的领域作答,相较于那些没有过此段研究性学习经历的同学来说,无疑占有巨大优势。

( ~5 l. K7 f9 x3 D) Y* c
     在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报名系统的综合素质信息采集平台中,可以看到校方明确考生可上传科研创新成果:
6 O# _2 L2 m- }6 g5 G1 H

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非常重要,高中阶段进行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不仅是对学生自身能力的锻炼,更能帮助学生积累证明材料,在高校招生中脱颖而出。


9 {3 l; R. y. G5 d; l2、研究性学习是锻炼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 o. h9 N2 e* _

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学校教育的发展也顺应着潮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担当了实现新的教育发展观的重任。其中学习方式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方面。


7 h: o  W' A9 F7 b5 W, v$ j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灌输”和“识记”,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用能力重视不足,这种封闭性的人才培养模式经由应试教育的“推波助澜”愈演愈烈,致使许多学生在走向社会后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无法肩负起推动社会发展的责任。


( C, _8 {" H  y

此时研究性学习概念的提出,一扫“填鸭式”的传统教育模式,将课堂开放到现实情境中,使学生通过课题研究的实践,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养成学生主动探究的态度及批判、创新的精神。

8 {0 p$ x' y" a% p7 P' q

研究性学习进入校园后,建立了一种从内容到实践都具有开放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通了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通道。% G' J/ v6 X: e; H0 q2 L

' L0 b0 k5 _. F& E8 ~7 Z
3、研究性学习是增强专业认知的最佳方式

作为高中生,“专业”一词显然对他们来说还稍有距离感,这也导致很多高三学生在填报大学志愿时,无法结合自身优劣势,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这不仅浪费了大学宝贵的4年时间,也不利于高校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 {0 m4 P: ~& O9 z8 k

与那些没有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学生相比,已经开始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学生无疑在未来专业选择上更具优势和针对性。

- _! s) E5 K+ j; @, _1 T7 M

学习是一项循循渐进的过程,对一个专业的了解,不能只停留在字面意思上,而是要将身心都沉入其中,而这一过程则恰恰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 U% Y( k: D& L5 c9 n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在学习中,学生围绕研究主题的收集、加工、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同时也加深了对专业的认知程度。


5 W4 ?: f( [' t' ^/ y8 [( N6 I

简言之,一切的认知,都不如切身体验。专业的选择不光影响对大学的选择,更是对未来人生的重要抉择。


6 S" E+ S8 B- T2 X5 X+ \7 b
: j" |; l4 c& Q8 F( q3 Y, u$ [1 \9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举报电话:0517-85822666    举报信箱:939366@qq.com

QQ|手机版|Archiver|苏B-20130142|淮安市牧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苏ICP备14017563号 ) 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02号

GMT+8, 2025-7-6 03:25 , Processed in 0.42120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