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僵尸默默 于 2020-5-25 10:19 编辑
2 I4 X& O. k: o J2 |3 x
v- a# U' n! Y% @
8 P/ p0 x1 W& |0 [ B“亲子关系是世界上最高贵、最令人欣然为之付出的事物,地球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与之相比。”0 K% v2 `* } P) B" C
这是丹.阿兰德在《养儿育女中长大》这本书里说的。5 [7 Y( b1 c+ y7 l a/ ~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9 z3 r ?/ |: {8 H
, F# [& S5 L( }3 n! b! ~
北京市曾抽样调查了3000多名中学生“对待父母的态度”。
# v7 j! u5 U) n; k' ]% c/ ~+ H2 C; i" a% q. d3 U
其中,只有4.75%的孩子表示喜欢自己的父母。. Y( \3 C: w4 _
而表示极度反感或痛恨父母的孩子,却高达56.28%。+ i" y$ _) t% H7 g
这样的反差,令无数父母心惊。
. d7 i1 P' T" q- W( r是什么把血缘的羁绊变成了负担?
3 K- v i) u- u) ]7 w' j) r( Y$ H又是什么把爱之深变成了恨之切?
+ }9 b/ e3 e! P! w J在研究了很多亲子关系紧张的家庭后,我终于发现,最伤亲子关系的,是这“5根利刺”。
; M0 A% x9 S; } o8 J" @( e/ Z8 C+ b7 r0 c
强势控制
8 L$ l) K/ Z) U$ A$ v有这样一句话:中国的父母看似无私,实则最自私。
% F4 U4 D. d% r V3 ^ J9 u7 t- t
" Z/ a4 ^7 W0 ]6 G& M( y
热播剧《小欢喜》里,单身妈妈宋茜,就是最好的写照。
7 J4 j6 O& ~# U6 C$ @' o她为了全身心的照顾女儿,不惜从重点高中辞职当辅导老师。
: t$ O& ^2 m8 Z" P; C1 q7 f( a她为了女儿的学习,起早贪黑,精心准备一日三餐。/ r a: O9 b% z3 d& t$ h, N6 B _
她密切关注女儿的学习情况,绘制成绩波动图,还亲自给女儿设计补习进度。
]# k9 j3 N! I1 O然而,她的事无巨细,尽心尽责,经历时间的发酵,慢慢演变成一种精神控制:
) I3 k' g6 q3 `1 x2 a3 S“我对你付出这么多,我对你这么好,你不能让我失望。”5 T0 O7 C; Y; e; M7 y8 U
乔英子想去南大学天文,宋茜强行让她修改成“清华北大”。
. ]5 c# t. c- J乔英子喜欢吃火锅披萨,宋茜强迫她喝滋补汤,吃生海参。
$ r: f1 k4 B( q3 z
% ]5 P Z6 {$ p- f- L& A, c乔英子想要一个喘息的空间,宋茜偏偏给她的房间装上监控窗。/ s& [9 f8 o( M
借用《囧妈》里伊万的话说:这种爱就像湿棉袄,穿着沉,脱下来冷。
9 c2 B% y9 d* ?3 F1 m, z最终,乔英子受不了宋茜的步步紧逼,抑郁成伤。* C% ~' [) q2 [# V$ B+ j+ X
4 k+ m0 w5 ~0 Z# D" b; D) M
她站在大海边上,用尽全身的力气向宋茜嘶吼出憋在心里太久的那句话:“我就是想要逃离你。”2 N" o6 m Y" F4 R4 F
一个拼命地想要控制,越失控越想控制。一个拼命地想要逃离,越是逃不掉越是拼命逃。. _3 i( q" t8 j3 F0 q6 m, \
以爱之名,两败俱伤。
5 U' A: C% ]# R4 w' }亲子关系,就在“控制”和“逃离”的对峙中变得越来越糟糕。$ S& [" e! s* [9 M) V9 D
心理学家李雪说:“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 N; ^ G! a! b) _
没有相互独立的灵魂,父母与孩子无法真正的相爱。
9 s( A, J3 R4 m, \% r- Y# t: t- F因为父母令人窒息的控制欲,会成为孩子的灾难。
x' J4 H1 k: D. H爱,没有界限,终将走向伤害。
' f% V; G, R( P8 |5 R& ~* a
P" D1 g9 g& f9 r& r9 c! F5 S: I情感勒索
. C1 n% B! G$ p, }$ D2 Z9 r
# B' [: N' |) u2 D. a! o周国平说:你最关心的人,最清楚你的死穴在哪里。你最亲近的人,会把你拖进最持久的战役。
6 K+ g/ l7 _! V s8 l' |去年,“母亲病危,北大博士失联20年,拒绝回家”的新闻刷爆了朋友圈。- ?3 G& F) \+ r
很多人只看到了主人公表面的冷酷无情,却没看到北大博士王永强背后的伤疤。
) n7 D, j1 {/ o+ w; {
# S, V- q$ U5 Z+ N
王永强是家里最小的儿子,读书最好,最有出息。 S }0 }0 D7 n. t0 `: U% _
但王永强绝不是最受宠的儿子。3 z% _( Q* f( [& [6 R" {
考上大学之前,父亲不断地劝他辍学。
5 q/ H O' }, @# k/ y$ A考上大学之后,父亲盯上了他每月4元的助学金,像追债一样追着他要钱。
n( N$ B! I4 L3 W# N- A读硕士三年,父母总是提出远远超出他能力的要求,百般刁难。' n3 v0 B# f; _) c( D7 Q) @
比如,让他帮患小儿麻痹的哥哥找工作,帮二大爷家堂哥的儿子上苏州大学……. U0 n% I: T) ^1 q2 F
如果他帮不了忙,就跑去学校大闹,说他大逆不孝,没良心。
" @8 K$ c- G! Z" Y# G有句话说:当人被动地承担爱与责任时,爱难以存在。
& _* A) G3 L# o3 J/ ]' t9 l v为了逃离父母,王永强跑去北京读博,带妻子远赴日本。
' Z9 c7 c6 I7 R1 r7 U) \$ U可即便如此,他的父母也不曾放过他,仍旧不断地拿亲情威胁,拿孝道绑架,不断地要钱、要钱、要钱。2 v' i/ b! f" A+ y
直到,王永强被逼的妻离子散,不堪重负,逃得越来越远。 S8 R& A4 I$ k
苏珊.福沃德在《情感勒索》里说:在一段关系里,一旦出现分歧和冲突,情感勒索就像细菌一样,迅速侵入,繁殖,扩张,控制我们的行为,消除我们的爱意,直到侵蚀我们的感情。
- Z4 D! f4 S& L. ?& e父母以生养之恩,要挟孩子顺从自己,真的是亲子关系最毒的毒药。6 i/ U7 v# |: B8 s: ~9 ` p I; K' m+ i
因为父母的情感勒索,不仅会把孩子拉入循环的痛苦深渊,还会让爱变质。# k4 J6 `) H( w+ B) ~$ ]
爱与关系,不断地被消耗和利用,换来的,只能是两败俱伤。
8 k$ T! H1 O5 X
& _, x7 |5 b f1 v+ V5 y
- Q/ @3 g( c$ f2 T; i暴力常言道:棍棒之下出孝子。
; \0 O9 O" @* n. h8 D. a然而,事实并不全是这样。# T1 V; H& k9 h1 a( l
有些在父母棍棒之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即使长大了有出息,和父母的关系却水火不容。
& ~. l# v0 d1 k8 Y @小的时候,我经常看见邻居阿姨,打骂邻居小哥哥。1 [2 \# S' N& |, S: N) E. i* G
有时候,是小哥哥不好好吃饭,弄脏了衣服,阿姨一把揪住他的衣服,把他甩出好远。
# e" H' f7 [# v5 m8 a1 J$ H1 Z有时候,是小哥哥作业潦草,阿姨把他作业撕得粉碎,还拿一根浸过油的竹条打他的掌心。
( J6 G9 X& t+ {% j4 |有时候,是小哥哥考试没考好,阿姨罚他跪在家门口,一跪就是好几个小时。
" O3 I, \$ c- V( ?最严重的一次,是小哥哥偷了爸爸50元钱,阿姨拿了个碗粗的棍子,一下接一下地往哥哥身上抡。
! g, W8 C4 n, L, m, {! I' J: d那一次,小哥哥在家躺了足足一个星期。7 w) o1 O7 _$ `( K# S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问小哥哥:阿姨那么爱打人,你怕吗?
& C/ }- O' G- W: V* f小哥哥特别淡定地对我说:“不怕,我会保护好我自己的,等到我可以离开的那一天,我会头也不回地离开这个家,再也不回来。”
% |& r# }& v- M8 o9 H当时,我以为这只是儿时的戏言。# j, ]: P3 J0 B9 p
没想到,小哥哥大学毕业后,除了定期给阿姨打钱,就真的再也没回过家。
; h: P$ }5 f3 u3 W而当年那个厉声厉色的阿姨,现在每每想到儿子,不是唉声叹气就是偷偷抹泪。6 v8 v8 V' E, d
赢了教育,输了孩子,这应该是为人父母最痛心的教训。
% {+ C& A) P! a& {0 p其实,孩子的世界,很简单。: v" e) s9 x4 B$ u \" s' J. _
他们都是从父母的眼神、语气、气场中感受自己存在的意义,揣度自己是否被爱。
6 B( d4 a0 Y" M- d/ Z* x6 |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就无法向父母反馈爱。
; h3 U3 {% @5 @. W* N老话说: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 h$ {3 H+ G5 n; O" j9 l
羞辱、责罚、打骂、冷落、只会让孩子加深痛苦的印象并不能改变其行为。( ~ R w9 Y; }" \
只有赢得孩子的心,才能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
3 y/ q$ O# Q1 W
- _! M+ r8 b: s9 H, o8 D5 G/ u
) J+ {7 T# K5 Y6 _1 e. A' a怀疑、不信任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为什么越来越不喜欢和家长沟通了?# w% U1 K- s1 b3 {! T
有个高赞回答说:因为不信任。
D, z: r. {4 {小时候,被别人欺负打了回去,对方妈妈找到家里,我解释,爸爸不信,转手就给我一巴掌:“你不招惹别人,别人会招惹你?”
4 l8 P( ?1 A* J) h$ i( _. Q9 e刚写完作业,拿出手机,爸爸说:“又玩一天手机。”: n& r5 w, s4 g4 C' m# ]
和异性稍微走得近点,爸爸怀疑:“是不是谈恋爱了。”
! u/ I. {8 F4 t* t. L- c( t在屋里写作业,爸爸每隔三五分钟就进去看看,是不是在偷懒。' X% r8 c- \# g* _
我想要参加一项课外比赛,爸爸不屑地说:“你这么弱,拿什么跟别人比,别做梦了。”0 E0 i3 K# h& k$ `" Q( ~& p
对我来说,爸爸每一次的轻视和怀疑,都像一场羞辱。
; W A. H2 j7 b不仅成功伤害了我的自尊心,更成功切断了父女沟通的桥梁。
2 R# I( Y( \; g6 }& N! v1 l0 T电影《怒》中有句台词:“最大的怒”是自己最亲的人,不信任你。
6 j& X4 z6 U3 {+ v所以,不是孩子天生不愿意与父母沟通,而是父母一次次不问缘由的责怪和不信任,戳痛了孩子,让孩子望而却步。
3 ?" o, ]' X1 B: A" r& N* Q《父母的觉醒》中讲到:爱的循环是 信——望——爱。8 i' G5 _6 L0 R8 O# _% u
以信任开始,通过希望,然后才能到达爱。
9 ?- ~: C0 Z, z) C' ^7 m没有信任,亲子关系怎么可能会变得紧密和深厚呢?
3 ~' T- I( y K8 ^! Y9 C
4 ]" }! {; U+ I5 M0 f
# g2 C% C9 e {# M忽视、冷漠
1 U5 }! _0 { b4 Q8 w1 Q* G众所周知,作家王朔与父母的关系,十分冷漠。
5 @$ w0 A* B2 [9 o. z他的父母在他最需要爱的年纪,把他送进育儿园里长大,几乎缺席了他整个童年。
0 n* B" m( B5 t4 s) H; C% R在他青春期,最渴望关注内心的阶段,对他冷漠严苛。
8 G, F; N. K; ]; B为了引起妈妈的注意,他故意穿奇装异服,故意逃学,等来的却是妈妈的一巴掌:“小小年纪不学好,你怎么敢逃课。”
) N5 e% r) c4 w, Y7 z成年后,他辞职写作,更没有得到父母的一丝理解和尊重,被父母称为“不务正业”。% t8 N E) [9 N% e! m" w; A, ]
有句话说得好:联结始于关注,亲密始于看见。
' m/ |+ c' j( R0 e% Q3 l一直被父母情感忽视的王朔,无论如何,都与父母亲近不起来。
4 n; W0 Z3 L$ C" U( L他在《致女儿书》里写道: 我不记得我爱过我的父母;小的时候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就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但是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
( i8 H* D5 G( F( x2 a陶行知说过:不要轻视小孩子的情感。
0 E" N! V: g0 }& O6 E" D7 m因为,孩子对父母的每一个善意,都有拿出自己全部的慷慨。
1 I V% p$ i) ?; g孩子对父母的每一次愤怒,都是对爱的渴求。
" q6 u9 G4 X5 r3 j- a [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要不对内伤害,要不对外攻击。 Q8 ]" @( f0 ~( e) |$ j0 F8 [3 l
无论哪一种,都是父母无法承受的痛。+ n) Z6 j U' q) k7 B
血缘可以让我们与孩子遇见,但只有爱能将我们紧密联结。
5 k+ n, i) E- P7 M( M
$ z$ G5 N& c; q# s. W# a& V
9 C* E3 r' l8 M+ }9 _0 E, `, Q8 W3 o$ E( ]7 H- Z$ |2 a) F
心理学家说:行为问题的背后,几乎都是关系问题。
5 c5 }, J" Y, f& ]8 k2 h5 R9 V1 o
关系就好比一个管道,关系管道通畅了,什么都没关系了。
2 l) n: [6 }. [/ T' U6 k关系管道不通畅,什么都有关系。# m! V1 l& v2 e- T+ u7 L
因此,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一切教育都等于零。
* P9 M7 e# G* \5 ]$ K" i. z8 b关系决定行为。' A. Z2 e0 l0 P4 t' R2 q+ W0 ?4 i
父母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把亲子关系建立好。来源:男孩派(ID:boy666dj),作者:夏天$ H5 N& z6 p$ _9 f' f, j
9 G8 p- Z, ^' t( k
' C3 J9 X& h1 {) ?6 y
( d) j6 t7 @' A- T
( d( A) x. X. k- P/ ]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