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研学实践是一项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校外实践教育,具有鲜明的主题性、活动性、体验性、隐喻性和生活性等教育特征。作为一种全新的校外教育形式,师资水平和课程品质是评价研学实践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为此,必须在师资培养和课程开发上下大力气,真抓实干,才能确保研学实践健康持续发展,实现实践育人的目标。# t$ J$ r- r# S' x
8 p' v% [! a- `7 e& {1 `
, ^4 y/ ?8 _3 {- w P! s1
6 T9 D7 _7 j2 J C& H7 g. T, _高质量研学应有多元融合的师资队伍
. x* ~8 ]( J! W' g1 l) _3 f Z
9 n: b. _2 E, K7 o1 }$ k$ v7 A! \2 Q5 L: o* p1 o; I
研学实践是一项具身学习,不仅关乎头脑,更关乎机体、心理和思想。研学实践是整合融通式教育,要让学生在研学活动课程中产生对价值的体验、体悟,直至体认。
) o( c: h# h9 y2 R* J6 V2 M/ I: b6 g) g/ K5 `: J
5 ?, T; K) d# G% z" K2 r6 z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围绕教育主题思想和教学目标,开展富有成效的课程设计、教学组织、活动带领、分享引导和价值澄清等教研工作。
0 Q, t$ E. D4 j9 ^ z" ?) G& o/ J) \8 a
研学是将教育目标隐含于经过精心设计的行为、角色、情景、环境等载体之中,在特定时空和规则的维度上,通过活动共同体的主体性和主题式呈现,让载体“说话”,形成体验共同体;结合学生个体经验获得独特的本体性反思;针对关乎自我的当下生活热点和关注未来的分享,相互借鉴和形成学习共同体。带领者与体验者融通,引导者与分享者共情,形成寓教于乐、寓教于思、寓教于行、寓教于理的成长共同体。
' \. L: I- e; w! X {* y
; \& d* k8 D2 ~( ~
3 I; T+ \0 H0 d, i& A& j3 b因此,在研学中,要形成学校教师、景区导游、馆所讲解员、文化传承人、同学同伴等的多元融合,优势互补,形成有机的教学整体,运用体验教育方法论实施富有成效的生活教育。1 M0 g( Q0 M% Y2 I3 f
# T0 ]0 S- A/ A% ^7 D
20 h: r* X- q0 L7 K. |
高品质研学应有主题鲜明的特色课程2 X+ l* O( l# H
7 t- N0 J, a6 y, u
' z8 C* @& \2 d* P" t研学是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文制定的具有完整体系和多方联动的中小学生校外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
) u4 |: D7 a" y5 b4 s% f
; B0 g5 [6 Q7 i) S& r
4 y. l: c& ]- \3 }课程是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的载体。研学课程不同于学校内的学科教学课程,是活动式课程,是以学生为主体,学习为中心,强调切身体验和融通多元经验的体验教育。研学实践具有互动性、综合性、教育性、隐喻性、生活性、快乐性、健康性、体验性等特征,因此其课程是复杂多样的。课程开发中要遵循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全面参与的基本原则。
% U2 j) T3 {* O) m G
2 H& h* n7 O$ P7 G6 T
% P5 Z, C7 Q+ P7 d) o, [研学课程设计是对教育目标、教育情景、教学体验、教学活动互动等环节的整体化设计。针对研学旅行特点,其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包括:主题设定——调查分析形成教育目标;主题释义——寻找依据形成教育思路;思路设计——发现关联形成课程结构;活动选择——对接体验形成教学体系;行程编排——整合要素形成教学大纲;教案编写——规范教学形成教育过程。
% n, Z* u0 c' k3 V" B8 P" v在具体的研学课程中,还要深入把握问题导向法、情境导入法、体验带领法、分享引导法和价值澄清法等方法系统,让课程教材、教师教学和学生体验形成整体,做到教学做合一,使学生的身体素养、心理素养、技能素养、道德素养、习惯素养高度统一,培养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立德树人。0 [0 l3 m) B+ P3 T" z# f8 s3 f( `: `
, q2 n$ b' `7 `6 ]: e* [ |
|